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评价某一制度:“是全面实现人丁徭役税从土地税里征收的制度,使得人口税与财产税合一……实质上是政府从分征人口税、财产税转变为征收单一的财产税。”“做到赋役合一”。这一制度是( )
A
租庸调制
B
里甲制度
C
一条鞭法
D
摊丁入亩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全面实现人丁徭役税从土地税里征”、“人口税与财产税合一”、“从分征人口税、财产税转变为征收单一的财产税”、“做到赋役合一”可得,上述赋役制度是摊丁入亩,它最终废除了人头税,故选D项;租庸调制是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的赋役制度,而不是不再征收人头税,排除A项;里甲制度是一种基层治理的制度,不是赋役制度,所以与徭役、人口税、财产税等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一条鞭法是部分的摊丁入亩,减少了人头税,而并未废除人头税,所以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湖南衡阳二模·7)1903年,盛宣怀在《开办高等商务学堂折》中奏请开设的课程有“商律、财政、商业、历史、舆地、物理、化学、算数、簿记、书札,又有机器学以究工艺,商品学以辨物产,游历考察以求实验,而广见闻”。其旨在( )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牛,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基于此,我国( )
《十二铜表法》第五表规定:以遗嘱处分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自1540年英国亨利八世颁布了《遗嘱法令》后,一切不动产都可以用遗嘱处分。对材料中古罗马与英国的法律内容理解准确的是①遗嘱具有法律方面的效力 ②体现出对私有财产的保护③英国法律均来自于罗马法 ④新贵族用法律来保障人权
20世纪初期,某杂志刊发文章:自从严复“介绍了一册《天演论》以后,我们时常在报章杂志上,看见一大堆什么‘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底(的)话。这个十九世纪后半叶新起的学说……(现在)已经有了左右思想底(的)能力,无论什么哲学、伦理、教育,以及社会之组织……没有一种不受他(它)的影响”。这反映了
(2019·江西上饶一模·26)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多个以道路和墙垣规划的规整功能区,形成了多网格式的结构布局,这成为研究当时城市的规划思想、礼仪制度、统治制度和早期国家都城制度的重要资料。由此可见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10)对图2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图2 新中国改革开放后务工迁移量与产业(就业)结构及城镇人口比重
(2018·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5)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xie,疏通)”。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0·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决战高考最后一卷·25)汉代,政府选官时的选举或考试,都实行分区定额。无论经济文化先进或落后的地区,都照人口比例来考选,同时郡县长官,例须避用本郡本县人。这些举措
2.
(2024·高考真题(全国新课标卷)·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在同一块耕地上连续耕作,重视水利灌溉、粪肥使用及田间管理,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特征。先秦出现的连作制在两汉发展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冬小麦种植的推广,为豆类作物与大、小麦的轮作提供了条件,麦类作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44~200倍,唐代北方麦豆两熟制普及。宋代南方水稻育秧、插秧技术推广与提升,普遍实行稻麦轮作,同时圩田、梯田等大量出现。明清随着美洲作物的传入、双季稻的推广,轮作物种更为丰富,山地、丘陵等得到进一步利用。传统农业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提供了经济支撑。——摘编自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等材料二罗马帝国时期,农业中普遍采用轮作制。4世纪后,法兰克人从罗马人那里掌握了二圃耕作方式,轮流耕种全年耕地的1/2。10世纪起,重犁的采用以及长达300年的大垦荒运动,扩大了耕地面积。三圃制流渐流行,耕地依自然条件划分为三大块,分别进行春播(大麦、燕麦等)秋收、秋播(小麦、黑麦等)夏收和休耕。耕地收割完毕和休耕的土地成为“敞地”,作为公用牧场。13世纪,豆科植场加入轮种,谷物收获量为播种量的3~4倍。14、15世纪,粗放农业开始向集约农业过渡,农业与畜牧业进一步结合,葡萄、啤酒花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增,近代西欧农业的许多特征逐渐形成。——摘编白马克垚《西欧封建经济形态研究》等(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与西欧古代农业在土地利用方式上的主要差异。(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和西欧古代农业对文明发展的影响。(12分)
3.
(2024·四川绵阳二模·1)考古研究发现,三星堆早期的陶盉与二里头早期的陶盉,除了陶质和大小以外,几无区别,玉璋、玉戈在广大华南地区都有发现,玉锥、玉琮等带有长江中下游良渚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当时
4.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33)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秦勒曾经这样评价一个国家:“他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绝对的历史,在这部历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中庸和节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什么都经历过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温和的人生。他们曾经征服了欧洲,同时自己也成为受到人奴役的无助的受害者:他们享受过空前的自由,然而也受过空前的专制政权和压迫。他们向人类贡献了最具穿透力的哲学家、最具思想性的音乐家,然而也滋生了最无赖和最残暴的政治家。”这个国家应该是
5.
(2019·山东青岛高三上学期期初·7)近代有学者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这种认知出现的社会背景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