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370年,明太祖“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后“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黄册作为户口册,每十年大造一次,记录了人丁、事产的变动情况。涉及个人或法人身份以及继承、婚姻、地权纠纷的案件,黄册常常是重要的书证。明太祖的举措( )
A
减缓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B
强化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
C
为里甲制的推行提供了依据
D
增强了政府的社会控制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明太祖通过户籍登记和黄册编撰,详细掌握全国人丁、事产变动,并作为处理纠纷的重要书证,这使政府能更精准地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并介入基层社会事务,从而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力,故选D项;户籍制度虽固化职业身份,但材料未直接体现对社会流动的抑制作用,且明代中后期社会流动并未停滞,排除A项;黄册是官方档案,主要用于赋役征发和司法裁判,与宗族内部凝聚力无直接关联,排除B项;里甲制是基层管理组织形式,题干未体现明太祖这些举措为里甲制推行提供依据,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湖北黄冈9月质量检测·12)图1是关于19世纪末我国某一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画中文字为“西方科学技术”“注射器”)该漫画反映了清政府
(2021·河南十所名校高中毕业班尖子生第二次考试·18)在1787年制宪会议上,托马斯·杰斐逊建议,中央政府只管国家的防务、对外关系和州际关系等事务;各州掌管有关公民权利、法律、治安及一般涉及州的行政事务;各郡、区掌管本地区的事务。这一建议体现了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第二次联考·18)罗马社会早期,动产在社会财富中所占比例不大,人们对财产交易安全的关注甚于对交易迅捷的渴求。因此,当时一切要式行为均需采取庄严的仪式;商品交易亦是如此,缔结婚姻、解放奴隶、订立遗嘱等也是如此。早期罗马杜会的这种行为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多次派使节携带大量钱财布帛出使西域诸国。在大宛国一带,“以蒲陶(葡萄)为……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来众,则离宫别观旁尽种蒲萄(葡萄)、苜蓿极望”。这一记载反映了
(2024·江西新余一模·11)笈多王朝灭亡后,印度在7世纪建立戒日王朝。戒日王朝宣布土地国有,分配给臣属和封国。臣属的封地称采邑。各封国也把土地分给下级贵族作为采邑。最初的封地以禄田的形式存在,以后转为世袭领地。这表明当时的印度
有学者在诗词库中对宋明时期的诗、词、风、曲、骚、偈、联等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关键字检索,得到表1结果。该结果可用于说明,宋至明表1
(2022·湖南省岳阳市一模·18)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上主要政治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对抗、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结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历史阶段……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其标志如下:……(欧洲的)“边缘化”,指的是……移至“侧翼”。——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材料二似乎十分有悖常理的是,就在欧洲诸殖民帝国土崩瓦解时,欧洲大陆正在恢复经济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独立。……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与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或两个卒子,东欧和西欧;中国也不再是苏联的卫星国或地位较低的伙伴。……对最近的将来来说,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欧洲的“边缘化”?(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西欧“东山再起”原因。(6分)(3)对于将要形成的世界格局,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更有可能出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的大国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并结合史实说明理由。(6分)
(2019·江西上饶一模·25)唐前期的户籍内容十分详细,不仅记载了人们的年龄、户等、是否课役,还记载了占有的土地数量和土地位置,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唐代中后期,户籍内容趋于简化、松弛,人们可以自由流动于各地。造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
热门试题
1.
(2014·浙江自选模块·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而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而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
2.
下图是逆全球化的重要时间轴(注:TPP为美国所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贸易协定) 据此可知( )①逆全球化是美西方主导的全球治理能力衰落的表现②全球化缩小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收入差距③逆全球化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客观结果④贸易保护主义是逆全球化的重要手段
3.
(2017·北京海淀高三期末·2)1924年11月,孙中山在一次谈话中说:“十三年来,民国绝无起色,党务并不进步,皆由尔等不肯奋斗之过……彼共产党成立未久,已有青年同志二百万人,可见其奋斗之成绩。”这段话表明孙中山
4.
(2024·山东高考·11)13世纪以前,西欧的行会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学徒、帮工不论家庭出身,只要合乎资格就可以成为行会成员;13世纪以后,掌握着资本和生产的富人阶层控制了行会,出身贫寒的学徒、帮工面临着更高的入会门槛,行会成员逐渐成为世袭身份。这反映出( )
5.
明朝洪武五年,琉球遣使“入朝”,明朝赐予《大统历》及文绮、陶器、铁器等,后“以陶器七万、铁器千就其国市马。”明朝特地“赐闽中舟工三十六户,以便贡使往来。”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