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据史书记载,春秋战国以前农民家庭需要定期“换土易居”,即“别田之善恶(好坏),分为三品……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此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B
土地私有权逐步确立
C
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D
国家加强了土地控制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由材料“肥饶不得独乐,饶境(瘠薄)不得独苦,故三年一换土易居”可知为井田制时期,定期平均分配份地的办法,由材料“春秋战国及以后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可知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井田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换土易居”的现象逐渐消失,故选B项;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换土易居”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项;材料并未提及商业,无法得出抑商政策,排除C项;春秋战国井田制逐步瓦解,国家对土地的控制不断减弱,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清华大学高三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33)著名的文艺复兴思想史专家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勒认为:人文主义者并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反对宗教和神学;毋宁说,他创造了大量的与神学和宗教共存的世俗学问、文学和思想。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024·八省八校高三联考二·15)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邦德国政府制定对外援助计划时提出用“发展中国家生活质量”(包括“卫生水平”“国民对政治生活的参与”“居民受教育程度”等)取代原有的“经济增长”概念,作为衡量国家发展状况的标准。这一转变( )
罗马帝国时期的教育发生重大变化:教育目的从培养演说家改为培养效忠于帝国的顺民和官吏,对私立的初等学校实行国家监督,把部分私立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改为国立,改教师的私人选聘为国家委派。罗马帝国的教育改革( )
(2018·广东茂名二模·29)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甚嚣尘上,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针对孔教的争议
(2023·山东潍坊一模·9)表2为浙江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此表反映了我国的基层治理表2
杜甫24岁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留下《望岳》一诗,其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侧的进军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
(2023·河北高三省级联测·6)1858年,英法等西方国家通过《天津条约》获取了在内地游历、经商等侵略权益,但1863年之前,西方人在华游历的首选之地为东三省、天津和北京,而1865年之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地区逐渐成为西方人游历的热点地区。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2018·江西八所重点中学4月联考·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格莱斯顿任首相之前,英国政府不创办学校,一切学校都是私立的,全国国民教育多半都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中,带有极其浓厚的宗教色彩。贫苦家庭出身的子女难以就学文盲非常多。1870年,在格莱斯顿努力下,改革了初等教育。在英国各地划分学校区。建立教育局。该局可以使用议会拔款建立公立学校。延聘教师,创办初等教育。并且还可以向当地人民征收教育税。教育局创办的学校虽然也设置宗教课程,但不分宗教派别,都可自由入学。要求父母将符合年龄段的孩子送去学校,穷苦家庭的子女,如无钱入学,可由该局资助学费。两种学校并存为青少年学习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为九十年代英国实行免费初等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71年,格莱斯顿内阁又使议会通过了改革大学教育制度的法案,法案规定天主教徒和不信仰国教者均可报考牛津和剑桥大学。 ——摘编自王荣堂《格莱斯顿的社会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世纪70年代格莱斯顿教育改革。(9分)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中国共产党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时,中国发展和建设已取得的成就是
热门试题
1.
1988年,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发表《论脱钩》,强调第三世界国家最终要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脱钩”,但“脱钩”不是“闭关自守的同义语”,而是要“不受世界范围内活动的资本主义价值规律统治”的影响。上述观点反映了( )
2.
(2023·山东烟台·17)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首先是精神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为“精神层面的变革”奠定思想文化基础的先驱是( )
3.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____
4.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15)下图是二战期间苏联的一幅海报,海报展示了手持步枪的美国、英国和苏联士兵形象。该海报的设计意图最有可能是( )
5.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清代六部长官均无权对各省督、抚直接发布命令,则不得谓是总辖全国之行政长官。又各部尚书,侍郎均有单独上奏之权,则各部尚书亦并不得谓是统率各该部之惟一长官。清制六部尚书、左右侍郎俱满、汉各一人,则一部而长官六人。此等各无专事……”最符合上述材料主旨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