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这说明
A
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
B
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
C
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
D
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亡,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变法图强,领导了戊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康有为、孙中山和张謇三人的共同目标都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故B正确;A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排除;C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相关题目
治外法权,在道光时代的人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除争执。由此可知当时( )
(2024·山东济南三模·9)1951年12月,毛泽东明确提出,完成国家工业化“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向前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要“用一切办法挤出钱来建设重工业和国防工业”,改变了以前强调轻工业和农业的方针。这主要是由于( )
(2024·浙江嘉兴二模·10)读下图。下列项中,对①、②、③、④区域的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
“随着在贸易航线、货币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变革,一个新兴的商业阶级或者资产阶级产生了。每个阶级,不论是封建主阶级或者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冲突。反对封建势力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爆发。”以下《共产党宣言》节选与材料意涵匹配的是( )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9)古代戏剧中塑造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的形象为人们树立了样,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人们的行为向善发展,忠君是每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统治者提倡“忠”,还把是否忠君作为评价人忠奸的标准。材料主要说明戏剧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24)《礼记·曾子问》说:“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烛,思相离也。”《礼记·曲礼》说:“昏礼不贺,人之序也。”这说明当时
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3)上表为不同学者关于罗斯福新政这一事件的历史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罗斯福新政
(2022·河北省邯郸市一模·11)16世纪,马丁·路德特别提醒基督徒,对世俗权威的参与是一种崇高的天职。他指出,世俗权力出自上帝的创造和命令,而上帝的创造都是好的,运用世俗权力是对上帝的特别侍奉,因此它对于基督徒甚至比对非基督徒更为适宜。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
热门试题
1.
(2018.4·浙江高考·21)丘吉尔发表演讲指出:“我们在经历着一场彻底的、全面的失败,而法国所遭受的打击可能比我们更甚……德国独裁者并未直接从桌子上抢走自己的食物,而是满意于被人一道菜一道菜地伺候……我们不要再对此视而不见了”。其演讲针对的事件是( )
2.
1894年11月,日本驻美国公使栗野慎一郎在美国《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声称:“这场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文明势力与世界上最强大和最顽固的保守主义惰性力之间的斗争。”粟野慎一郎的言行表明,当时日本
3.
晚清时期,郑观应指出,要振兴商务,应“仿西法”在各省设立商务局,“公举殷商及巧工设为董事”,“各省商务局绅董,秉呈军机转奏,庶下情上达,不至为一人壅蔽也”。这说明当时
4.
17世纪,法国巴黎街道上安装了几千盏需要人工点燃的街灯,“点灯人”成为新的职业。“点灯人”曾提灯点灯,照亮了巴黎300余年。“点灯人”后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主要是因为( )巴黎街头的“点灯人”
5.
(2013.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表1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