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6)鸦片战争前,中国茶业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茶农—外销茶商—十三行—外国洋行”。鸦片战争后,十三行解散,茶业贸易结构变成“茶农—茶行—洋庄茶号—茶栈(近代经营茶叶的中间商)—洋行”。这一变化
A
削弱中国茶叶国际地位
B
利于外销茶商牟取暴利
C
便利列强控制茶业贸易
D
推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可知十三行解散后,生产、流通环节重重,居于顶端的是洋行。洋行利用中国茶商分散、资产不足,没有统一的外贸机构的弱点,掌握了主动权,任意操控茶业,故选C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不选。
相关题目
商人认为,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一直庇佑其统治。周初则赋予“天命”以道德内涵,强调“以德配天”,上天是否庇佑依据是“有德”而非血缘。这一变化表明,周人意在( )
甲午战争的结果,在中国近代相当长时期内导致人们对洋务运动全盘否定、对明治维新则无限拔高。这主要因为
图为晚清时期湖北地区绅士的多向流动情况说明当时国内( )
(2023··5)据《东京梦华录》记载,都城开封府东角楼的潘楼酒店,每晚凌晨三点左右开始卖衣物、古董、珍玩犀玉等,“半夜而合,鸡鸣而散”,谓之鬼市。这可以用来佐证宋代
(2024·湖南衡阳二模·10)表1表1是中共十六大到十八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摘录。这表明我国( )
北宋时期,针对晚唐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一些士大夫提出“文以载道”。此后,宋代文章的议论成分增强,文章与政治教化的关系得到强化。这体现了当时( )
唐初继续实行士兵自备粮饷武器的府兵制。722年,张说建议裁军归农,并主张“召募壮士充宿卫”。750年左右,府兵制退出历史舞台。唐代兵制的演变( )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8)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④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减少
有学者认为,今天,我们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不卖国外的消费品。对日常生活用的、低端的、技术含量少的国外产品,要尽可能少进口,以保护民族产品,并把有限的外汇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比如,在日化、服装等领域,有一些我们自己的名牌很受消费者欢迎。该学者强调( )
“辛亥革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多赢,大家都没有输。”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有学者认为,大汶口遗址出土的陶壶上绘有“”符号(图1),属于少昊部族使用的圭表测影或立表观日技术体系,而同属大汶口文化的陵阳河遗址、大朱家村遗址的陶尊上则刻画着“”符号(图2),属于太昊部族使用的地平历观测技术系统。这反映出两个部族( )
2.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对边疆史地,特别是对西北史地知识造诣很深、贡献很大的学者。他们写出了一大批学术价值很高的边疆史地著作,如龚自珍的《西域置行省议》、魏源的《圣武记》、姚莹的《康韬纪行》等。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3.
1950年,凤阳花鼓词:“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土地还家后,幸福生活万年长。”词中的“土地还家”体现了( )
4.
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
5.
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一些国家间形成一种称为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一些周边国家向明清朝廷“纳贡称臣”,接受明清皇帝的册封。朝鲜、琉球、越南、缅甸等国都与中国形成了这样的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这种宗藩关系逐渐解体。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