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四川成都一模·26)汉代以后,在财产继承方面的长、幼、嫡、庶之别已趋淡化。《大清律例》规定,“分析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这种财产继承规则
A
反映出诸子家庭权利平等
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长期延续
C
表明封建纲常伦理的崩坏
D
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在题干所述财产继承规则下,不论被继承人地位如何,都有享有继承的权利,在此情况之下,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继而可以使小农经济长期延续,故选B项;题干只是述及在财产继承方面的权力,不是所有的权力,排除A项;被继承人都有继承财产的权力,这不是纲常伦理的崩坏,排除C项;题干没有述及社会阶层的流动,只是论及家庭内部财产的继承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6)学者认为:当时的中国备受社会经济弊病、军事衰弱、政治腐败、人口过剩、自然灾害和广东局势紧张的困扰,国家出现大动荡的条件成熟了。材料中所说的“大动荡”事件( )
(2024·安徽蚌埠四模·15)1948年,英国殖民官员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大量非洲人士兵的存在,他们在军队里服役归来以后,加深了总的不安状态。这些非洲人由于和其他民族(包括欧洲人)的接触,对当时“生活条件”表示失望。这里的“生活条件”主要指( )
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2024·湖南省雅礼中学三模·2)如图是东汉画像石《祈雨图》拓本。画面上方刻三神人共拽一辆五轮车,车上一位天神头戴小冠,车后风伯双腿呈跪状,口吐云气,嘘气成风,下方四位雨师在为人间降雨。如图反映了东汉时期( )
(2024·江苏南通三模·9)在1953年6月至8月召开的全国财经会议上,毛泽东针对工商业税制改革发言强调“新税制是‘公私一律平等’,违背了国营经济是领导成分的路线”,批判“新税制发展下去,势必离开马列主义,离开党的总路线,向资本主义发展”。毛泽东的讲话利于( )
1935年8月,斯达汉诺夫在一个工作班内采煤102吨,超过了当时定额的13倍。不久,苏联就在全国迅速开展了一次以劳动者个人命名的劳动竞赛,即斯达汉诺夫运动,先在采矿业,之后在冶金业、轧钢业、制鞋业、纺织业等工业部门。此运动,旨在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 )
明朝出现海瑞扶棺式的冒死硬谏,海瑞谏嘉靖,几近痛骂,嘉靖帝碍于舆论,无可奈何;官僚集团或采取车轮战术,或发动集体抗议,在君主屈尊求情下仍决不让步。这说明明朝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论语》载:“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成书于战国末期的《管子》中写道:“天子出令于天下,诸侯受令于天子,大夫受令于君。”这些言论共同体现了
热门试题
1.
乡愁的产生是以人对故乡的远离为前提。中国士人早期的乡愁表达更多是城市性的,即更多注旧国旧都,以废墟化的城市作为情感原乡;隋唐后中国士人的乡愁逐渐以乡村为主导,通过对乡村的希望寄托情感世界。带来这一变化的因素( )
2.
金灭亡于______年
3.
(2024·安徽合肥一模·12)13世纪后期,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商业、政治联盟——汉萨同盟。位于沿海地带或通航河流两岸、或有自主权的城市,才能加入该同盟。西、北欧君主国在与汉萨同盟建立商业关系后获利颇丰,纷纷欢迎其在本国开设商站。这表明( )
4.
(2018·福建福州毕业班质量检测题·4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1880—1920年间,美国平均每10年入境的外来移民达到659万,爱尔兰人的天主教文化、亚裔和非裔的文化、美洲土著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相互交织。1891年,美国中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十人委员会”,着手进行课程改革,先后于1893年和1899年发布了《十人委员会报告》和《中学历史学习》两份核心文件。面对当时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以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社会呼声,“十人委员会”以“我们美国人只知道美国的伟大,却不知道其为什么伟大”、“(历史教育)是人的各种条件的平衡器——是社会这部机器平衡的轮子”为由将中学历史课程列入九大核心课程。中学历史课程强调“熟悉政治和社会环境,鉴别社会和国家本质,形成公民责任感和义务感”。在课程设置中,希腊史、罗马史、英国和法国史成为世界史的主要内容,而英国史不但在第二模块中世纪和现代欧洲历史中出现,还设置了第三模块专门学习英国史。 ——摘编自张卓鸿《<十人委员会报告>与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特点。(7分)
5.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9)下表是1953—1957年上海市劳动模范及纺织女工劳动模范概况。由此可知(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