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读右处“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
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
亚非拉国家逐渐成为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力量
D
中国彻底打破了五十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由材料中50到70年代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票数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故A项正确;中国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应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故B项错误;亚非拉国家只能是国际事务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故C项错误;中国彻底打破50年代以来的外交僵局是在中美关系缓和,中国出现第二个建交高潮时,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云南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图强,出现了韩国申不害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一系列变法。这些变法
(2019·广东茂名一模·30)1923年初,上海华商各纱厂因花贵纱贱相继停工。为挽救中国棉业,“棉纱大王”穆藕初与上海华商纱厂联合会的同事们积极活动,筹划按国际惯例组织中华棉业银公司,但农商部因部分议员和内阁阁员的反对而搁置此提议。材料反映了
观察下列两幅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19·湖北武昌区高三5月调研考试·28)甲午战争后,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合并为民办“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生产始有起色;江南制造总局扫除官场习气,注重质量,制造的轮船被誉为长江各轮之冠;湖北纺织局因亏损停顿,租给广东商人承办,扭亏为盈。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说明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良渚古城发现大量稻作农业遗存,如茅山遗址古稻田有整齐的田埂、道路和灌溉系统,是规划和修整的结果;莫角山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炭化稻米,经过科学的计量换算,稻米在炭化之前的总重约达13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包括( )①良渚是水稻种植的最早起源地 ②农业生产已成为主要经济活动③稻作农业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④农业生产为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4)《唐代岭南地区的草市称为“虚”,柳宗元记载道:“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据此可知岭南地区的草市
1919年,翻译家林纾在小说《妖梦》中,写阴曹地府中有一所“白话学堂”,其校内有“毙孔堂”,门上有一联“禽兽真自由,要这伦常何用;仁义太坏事,须从根本打消”。这表明林纾
(2020·湖北高三4月线上调研测试·25)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德”治国谓之“王道”;以“刑”治国谓之“霸道”;二者结合便谓之“霸王道杂之”。下列最接近“霸王道杂之”的是
(2019·四川绵阳一模·33)近代早期英国政府常常为战争债务所困扰。光荣革命后百年,英国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对外战争(见下表),政府财政却从未崩溃,而且民众对购买国债欣喜若狂。这主要得益于
(2019·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9)1861年1月,清政府采纳恭亲王奕的建议,在北京设立专门的中央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洋务和外交事务。这反映了清政府
热门试题
1.
(2024·河北唐山一模·1)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卯榫结构是中国木质古建筑常用的结构,其特点是在木构件上采用凹凸连接方式加固物件,体现了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下列最有可能较早大量运用卯榫结构的遗址是( )
2.
1984年出土于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的“朱庐执刲”银印(如表所示),是西汉晚期政府颁给有功的朱庐县守官的赐印。该银印的出土可以实证汉朝( )
3.
黄河流域的仰韶遗址发现了炭化粟粒及彩陶钵,辽河流域红山遗址有石耜及浮选出的炭化粟、黍,长江流域的良渚古城则发掘出石犁和复杂稻田系统。这些考古发现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阶段( )
4.
(2024·江西宜春二模·11)汉谟拉比给拉尔萨总督辛·伊丁那姆的一篇诏令说:“关于都尔·古尔古里城地区的土地,乌埃阿·鲁·巴尼一向对之有所有权,因为文书记载这是让渡给他的。因此,尔应将此土地归还乌埃阿·鲁·巴尼。”这说明古巴比伦( )
5.
(2018·衡水金卷考试模拟卷三·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纵观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大致可以将其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从西汉时期的张骞通西域至明代的郑和下西洋止,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虽然也有一些域外国家或地区的物产,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甚至还有一些如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是,就整体过程而言,中国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而出现或存在的,呈现出明显的中华文明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辐射和扩散的色彩。这是一种进步文明向不太进步地区的自然辐射,是一种高势能文化向低势能文化渗透与浸润的自然过程,基本上是各国间的和平、和谐发展。第二个阶段,大致自清朝初年至其覆亡止。此一时期,虽然清王朝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但中外之间的联系并未完全中断。除了西方国家的商人不断来华以外,诸如荷兰、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家都曾派遣使节来华,力图与中国建起商贸,甚至是国家的关系。 ——摘编自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 材料二 处于新航路和商路中心的英国是早期拓殖、奴隶贸易和争夺海外市场的主要国家,它先后打败西、荷、法,树立了海上霸权、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18世纪60年代,成为“日不落帝国”。它拥有的殖民地之广、市场之大,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就此确立了。有几种条件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但如此广阔的市场、廉价原料产地和对商品的大量需求,无疑是首发工业革命的一个强劲动力。 ——摘编自杨子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史概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大致划分为两大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1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近代世界市场的异同。(13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5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