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西九江一模·1)战国时期,有人认为:神农治理天下时,不用刑罚和军队就能称王天下。神农死后,人们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因此黄帝制定了关于君臣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父子、兄弟、夫妻之间的礼仪规范,内用刑罚,外用军队,因而天下大治。这一观点意在
A
提倡德主刑辅与王霸兼用
B
塑造华夏始祖的文化心理认同
C
强调因时而变和与时俱进
D
赞扬黄帝是上古时期有道明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神农死后,人们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因此黄帝制定了关于君臣上下之间的行为准则”可知不同时期治理国家的策略、手段有所不同,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治理模式要因时而变,与时俱进,故选C项;“德主刑辅与王霸兼用”是礼法结合汉代的国家治理模式,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A项;华夏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先秦时期华夏族的认同感并不强烈,排除B项;材料对神农氏和黄帝的治理模式都进行了赞扬,不能以偏概全,排除D项。
相关题目
下图是晚清中国留日学生人数变化图,据图可知( )
(2024·江苏南京二模·5)《大明律》载有“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据此可知,明朝( )
(2023·河北高三调研·5)明清时期,佛山的参药业会馆把“劝诱德业,纠绳愆过,所以风励流俗,维持世教”作为自己的崇旨,同时凭借会馆来“明其约,释其疑,主客交孚,民物允赖……其有裨于用参药之人也甚大,其所禅于执参药之业者又岂泽鲜矣?”据此可知,该会馆
(2025·广东八校高三8月联考·3)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指出“唐朝的武功从表面看,虽和汉朝相等,其声威所至,或且超过汉朝,但此乃世运进步使然,以经营域外的实力论,唐朝实非汉朝之比。……玄宗时,府兵制度业已废坏,而吐蕃、突厥都强,契丹势亦渐盛。欲图控制、守御,都不得不加重边兵。”由此可见( )
(2024·北京东城区二模·15)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联邦德国改革社会保障政策,削减福利支出,如缩减失业救济金,并规定失业救济金增长率不得超过在职人员的工资增长率,同时也提高了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政府有效地解决了民众的就业问题②政府力图兼顾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③社会福利支出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④社会福利体现了经济成果平均分配给社会大众
1958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讲:“在经济方面最强大的集体农庄目前就已经能够满足集体农庄庄员个人对马铃薯、蔬菜,甚至是牛奶的需要。‘个人副业’将逐渐失去它的意义”。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还建议取消农场职工自留地、自养畜。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亲自为精通天文历法的官员王处讷编制的新历作序并赐名《应天历》;宋徽宗奖励注释考证了当时通行《算经》的算学生武仲轩;朝廷出台一系列制度,根据医者的水平和成就予以奖励。这反映了宋代()
(2024·天津河东区一模·12)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承认了瑞士和荷兰独立,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国界;1815年形成的维也纳体系,恢复了拿破仑战争前的欧洲均势,创立和重建了一些国家。这反映了欧洲( )
1898年,严复译《天演论》出版,书眉批注“赫胥黎氏之旨,与《易传》‘穷则变,变则通’相通”。这种批注方式( )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9分)并做简要评价。(6分)
热门试题
1.
(2023··4)宋朝人常以新体例、新方式对篇幅浩大的历史巨著加以改编。如王当将《左传》改编成传记体《春秋列国名臣传》五十卷,取得“人竞传之”的良好效果,翟汝文将《后汉书》“删取精要,总合传注”改编成《东汉通史》五十卷。这一做法
2.
“从表面上来看,他统治时期共和制的各种政治机构和官职依然存在。但他假共和之名,独揽国家大权,特别是他掌握着军队的领导权,享有崇高的威望,使他凌驾于元老院和其他各种官职之上,成为实际上的最高主宰者。”据此可知,“他”是( )
3.
(2019·贵州铜仁·25)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夺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反法西斯国家不断加强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4.
(2014·山东济宁五四制·8)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排序正确的是(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⑤“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5.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20)钱乘旦教授认为,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其后100余年间英国仍是被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进行统治。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