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广东江一模·8)1920年12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新民学会的会友时指出:资产阶级、军阀或帝国主义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他们绝不会“自己肯收场的”,所以“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可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这反映出当时毛泽东( )
A
认识到了政治改良的必要性
B
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路径
C
主张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因为资产阶级、军阀或帝国主义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他们绝不会“自己肯收场的”,这说明毛泽东能根据中国的国情,积极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新路径,故选B项;俄国的革命是暴力革命,而非改良道路,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且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排除C项;1927年后期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时间不符,排除D项。
相关题目
据表可知( ) 1937-1938年农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关税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对移民进行文化测验的法案。雷蒙德·O·埃文斯就此事创作了漫画《美国城墙》(见下图)该漫画反映出 漫画旗帜上的文字为“自由土地”,城墙上的文字为“文化测验”,漫画底端的文字为“由国会议员伯内特提出”“山姆大叔:欢迎你们——假如你们能够翻越的话”
(2024·江苏如皋高三一模·4)明初服饰,“例有定制,官民士庶,不得僭用”,普通百姓穿着拘谨守诚、俭约朴素。明中叶以后,黎民百姓的服饰丰富多彩,追求奢华。甚至,一向被尊为人君象征的龙纹,已成江南一些地区百姓之常服纹饰。这一变化说明( )
(2024·福建龙岩三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北宋朝廷认为官廪“九年之蓄”,不仅能“遇凶荒赈发济民”,而且可使“西(夏)夷北(辽)边,望而不敢近”。虽然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大大促进了粮食增产,但由于官僚、地主、富商大肆兼并和隐匿田产,官廪粮储常仅占总储量25%左右。除截拨漕粮、仓储赈粜、丰粮区“和籴”等救济手段,北宋朝廷秉承“取民有制,故民力常宽”原则,也以较高粮价承诺和减免流通税,劝诱商人依托运河网络,长距离贩粮至缺粮区。此外,相较北方从东南转运官粮为主的流通方式,长江以南的民间商品粮流通现象更为普遍。——摘编自姜锡东、季发玲《北宋粮食储备与流通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等材料二邓小平曾指出:“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提倡科学种田,实行良种培育、土壤培肥、农业机械化等措施,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粮食储备机制;坚持“立足国内、全球供应”,允许外国粮食适度进口的同时,也鼓励中国粮食企业深化国际合作。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粮食年均增产158.3亿斤,用全球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摘编自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北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的认识。(4分)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1)伯利克里执政时期,不惜动用国库资金和提洛同盟的金库贮存,大规模地兴建雅典卫城及众多的神庙、戏剧院、音乐厅、公共市场和大型雕像群等公共设施。这一做法旨在
1950年1月,新中国接连电告联合国,称已任命出席联合国相关组织和会议的人员,并要求驱逐台湾当局的非法代表。但到1950年底,新中国决定:“在联合国没有坚决改变它现在所采取的错误的方针之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不再考虑委派任何新代表出席联合国各组织的问题。“与上述转变相关的是( )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2)春秋时期,晋楚鄢陵之战中楚人苗贲皇为晋国出谋,楚国任用晋人伯州犁,出现了“楚材晋用”和“晋材楚用”的情况;战国时期,秦王重用楚国人李斯,“二十余年竟并天下”。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2019·安徽合肥三模·30)下图是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数额图(据杨荫溥《民国财政史》)图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1945年8月—1947年底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亿元)
1814-1816年和1844-1846年两个时段,英国纺织品对欧的输出从每年平均11386千磅减少到10153千磅,对美国的输出从2045千磅降到1077千磅,加上对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的出口量,英国对整个旧市场的输出从17040千磅降到13246千磅。这体现了( )
(2023·辽宁葫芦岛协作校高三上·1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主要集中在印度支那、中东和中美洲地区,认为这些地区只要有一处瓦解,就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例如印度支那的失利会影响日本和菲律宾,进而危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此可见,此时的美国
热门试题
1.
通商口岸贸易情形记载,“自近年设立洋船税关,生意顿盛。洋纱一纵,尤为畅销。业此者现有四十五家,而每日所获,各不下三四百金。惟本地所产之棉花,其价日贱,且无人问津。”这种现象出现造成了
2.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14)19世纪,英国企业主借助煤气灯延长了工人夜间劳动的时间,发明了三班倒的工作模式。英国人还通过管道将煤气输送到城市的大街小巷,点亮了夜间的街道,英国人的夜生活由此变得丰富。据此可推断( )
3.
(2025·东三省高三上12月调研·12)原产于美洲的番茄在传入欧洲后,因果实奇特又不易保存,一度被怀疑有毒而被称为“狼桃”。18世纪,在法国一位画家决心冒死一尝后,番茄的美味逐渐在欧洲传播开来。后来,经过当地农艺家的改良,番茄又重新回到美洲广泛种植。这可以用来说明( )
4.
(2018·海南高考·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
5.
(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