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二十世纪初,秋瑾、何香凝等女性站在时代前例,首举妇女谋求自身解放的旗帜。
辛亥革命时期,女子国民率、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纷纷成立,女界甚至发出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的时代强音。这一现象
A
说明妇女政治地位大幅提高
B
反映妇女自我意识觉醒
C
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表明革命引领社会风潮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9·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三5月押题考试·26)《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名画,如图所示。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
(2024·浙江天域名校大联考一·13)社会生活变迁是社会历史的缩影,以下历史事件的前后对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指出:“当霍亨斯陶芬王朝(注:1138—125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个王室)的皇帝企图强迫意大利北部的米兰、布雷西亚、帕尔马、维罗纳等富庶城市纳税,并接受帝国管辖时,这些城市便组成伦巴第联盟;联盟在教皇的支持下,成功地进行了反对皇帝的战争。”这一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2019·四川资阳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26)唐政府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经营。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由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管理。据此可知当时
据考古发现,商朝青铜文明是由偃师—郑州二里岗—安阳殷墟一带向辽河流域、山东半岛、两湖及江西地区、晋陕之间的黄河两岸以及汉中、四川、两广等地传播;从西周文献和青铜器铭文中,可以发现西周政治模式和礼仪文化在各封国移植的情形。这说明商周时期( )
(2024·江西新八校高三联考(一)·1)商代是青铜文明的辉煌时代,很多地区都出土过商代的青铜器。下图所示可说明
(2024·北京西城区二模·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开拓边疆、推动民族发展和民族交融、活跃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下列说法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
(2019·福建厦门一模·35)苏联长期是谷物净出口国,但自1972年起,除灾年从西方进口大量谷物外,正常年景也需进口相当数量的谷物,为此每年都要支付大量外汇和黄金。与此同时,苏联继续向东欧和古巴、蒙古提供大量粮食援助。据此可知
(202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12)下表是1939年美国一项民意调查的内容。据表可知,当时的美国
(2021·江苏苏州八校联盟高三第二次适应性检测·12)在14—15 世纪的欧洲地方文学中,以传奇故事为代表的古老题材继续受到欢迎,不过那种文雅的传统逐渐被淡化,作家们更多奉行一种颇为坚毅且富有主见的现实主义,他们对社会中等阶级的关注丝毫不逊于对王公贵胄的注意。据此可知,当时欧洲
热门试题
1.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7)1897年,时务学堂总提督梁启超为学生撰写了一批用以指导阅读《春秋》的文章,他指出“《春秋》立三世之义,以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梁启超的上述做法意在( )
2.
下图是几件唐代青铜手工业制品。这体现了青铜镜 青铜双龙耳盘口壶 铜执壶 铜鎏金三截香炉
3.
西周、春秋时期的青铜铭文、《尚书》等文本,语言艰深晦涩;战国时期的诸子文献、 《战国策》等文本,语言通畅平达。这一变化反映了
4.
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每个农户只有0.6头耕牛,就大多数农户来说,从事独立的家庭经营尚感困难”。基于此,我国( )
5.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 中国的县制,“渊源于周、雏形于春秋、确立于秦”。两千多年来,世事沧桑,王朝更迭,治乱循环,地方制度屡经变化,而县制基本保持稳定,历行而不废,长期担负着基层政权的职能。从秦汉到明清,在历史的长河中,县级政府的权力呈逐渐被削弱的趋势,并且非个性化色彩越来越浓厚。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指出了当时县制存在的三点弊端:州县官员缺乏充分的施政权力,官员行政效能低下;吏胥把持州县行政,“官治”变为“吏治”;乡村社会散弱,缺乏健康的社会机体。——摘编自武君婷《中国县制的历史演进及社会功能》材料二 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时州县行政进行整体性改造,基本思路一是“官治”,即国家派官设治,包括扩充和健全州县国家行政,建立乡镇一级国家政权,以将地方社会各种经济、社会、文化事务的兴办和管理纳入国家行政的轨道;一是“自治”,即在国家行政之外,或在国家行政的基本框架内另建一个相对独立的“以本地人、本地财办本地事”的行政系统。这些蕴含着近代县制萌芽的措施拉开了中国县制近代化的帷幕。——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县制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末县制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10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