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第二次鸦片故争后,湖南人郭嵩焘赴英出任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消息传开以后,朝野骂声四起,家乡的科举考生曾商议要捣毁郭宅。大臣刘坤一质问郭嵩焘:“何面目以归湖南?更何以对天下后世?”这反映出当时
A
社会天朝上国心态盛行
B
人民群众爱国热情高涨
C
民众自觉维护国家主权
D
思想解放深入基层社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中郭嵩焘出任赴英公使后遭遇朝野的一致反对,说明当时社会仍以中国为中心,对世界其他国家的蔑视态度,故A项正确;材料中郭嵩焘并非是卖国行为,因此不能体现人们的爱国热情,故B项错误;材料中只是加强中外交往,并不是破坏中国的国家主权,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当时人们的思想的保守,不是思想解放,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下列有关历史事件,发生在图2所示历史时期中的是( ) 图2
1872年,李鸿章曾抱怨道:“兴兵轮造兵船,实自强之一策。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日本盖自其君主持,而民一心并力,则财与力日生而不穷,中土则一二外臣(地方长官)持之,朝议夕迁,早作晚辍,固不敢量其所终极也。”这反映出李鸿章
(2019·河南焦作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20)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使工人、农民等劳动群体能有效挑战企业权威,对西部、南部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增加了联邦政府的管理功能,协助稳定了以前问题众多的股票市场、银行系统等领域,还为福利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2025·“化蝶杯模拟·14)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这是有关其地方政府结构的第一次立法。此次立法确立了由选举产生多功能的地方政府自治原则,把中古时期以来的、大约一万个城镇和教区所拥有的分散的、单项的特权整合成一个统一的框架。这反映出英国( )
图6为荷兰画家梵高1885年创作的油画。该油画体现了 图6 《吃马铃薯的人》
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应法案。下列项中,既反映美国工人运动赢得的胜利,也是政府为缓和劳资矛盾而实施的法案是
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在内的160多位参政员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参政员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战建国纲领案》等系列决议案。这有助于
(2024·山东淄博高三一模·8)在1953年10月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配售问题可以考虑,我观察也势在必行。因为小农经济增产不多,而城市粮食的需要年年增长,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城市、乡村不同时紧张更好,但恐怕办不到。”为此,中央( )
图2为公元前3400一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古城乌鲁克的泥板文书,它是迄今为止可见的人类第一个文本。它的重要历史价值在于可以用来实证( )
日本宽永五年(1628),具有官方性质的日本贸易船只“朱印船”被西班牙舰队击沉。当时葡萄牙还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幕府便将长崎两艘葡萄牙船只的货物扣押,并于宽永七年(1630)中断与葡萄牙的贸易。到宽永十二年(1635),幕府禁止所有船只渡海,并取缔天主教,下令对所有外国船只施行严厉的改宗。据此可知,幕府旨在( )
热门试题
1.
(2024·贵州贵阳二模·2)春秋初期的《左传》主张:“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春秋晚期时,孔子主张:“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战国时期孟子亦称:“往者不追,来者不距(拒)”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2.
1899年,孙中山提议成立团结中华民族的统一国家以抵抗外国帝国主义侵略。为此,他提出在西藏修建铁路,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边防并促进西藏经济发展。这表明当时他认为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农奴制改革前,俄国铁路建设较为缓慢。1855年,俄国铁路总长度仅为980俄里。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财政和行政管理措施。并为私有铁路公司作为建设资金的股票和债券提供5%的收入担保。1870-1880年,俄国政府将境外发行债券中的6亿卢布入股政府的专项铁路建设基金,以用于购买私有铁路公司的债券、股票等。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政府全面收购私有铁路公司,统一运价。随着帝国主义在远东地区矛盾的加剧,90年代俄国铁路修建的重心转向中亚、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至90年代末,铁路长达5万多俄里。——摘编自张广翔、逯红梅《19世纪下半期俄国私有铁路建设及政府的相关政策》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半期俄国铁路建设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4.
(2024·山东威海·3)《中国墓室壁画史论》一书认为,北魏迁都促使北朝墓室壁画由“平城模式”演变为“洛阳模式”,其突出特征如下表。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是( )
5.
(2024·青海西宁·7)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1300多名举人联合上书光绪帝,请求“下诏鼓舞天下之士气,迁都定天下之本……。”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