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考·4)《新唐书》记载:“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该现象的盛行
A
改善了基层治理
B
导致了宦官专权
C
削弱了中央集权
D
强化了边疆管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表述的是武将势力膨胀,并因势力膨胀开始反叛,表明武将在当时冲击了中央的统治,削弱了中央集权,故选C项;武将不属于社会基层,且武将反叛不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更不利于基层的治理,排除A项;武将崛起和宦官专权没有联系,排除B项;武将擅权反叛导致地方势力膨胀,不利于边疆管理,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广东汕头一模·28)下图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4年7月3日视察武汉汉阳铁厂时拍摄的老照片。拍摄该照片的目的是
(2024·河北石家庄高三一模·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
教育实践的成功离不开正确教育方针的指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表1 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材料二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在近代严重的民族危机中,不少知识分子强调语言统一的重要性。1901年蔡元培提出,语言为“接续思想之记号”,文字“又语言之记号也”,传播思想不能“越语言而径凭文字”。因此,他提议“于初级学堂立官话一科”。1903年,京师大学堂的学生提出,“国人所赖以相通相结者,语言也,言不类则心易疑,此涣散之本也”,“统一语言”可以“以结团体”。——摘编自工东杰《声入心通:国语运动与现代中国》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言文字工作开拓进取,砥砺前行,在国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力贫弱,百废待兴,文盲率高达80%以上。党和国家大力推动语言文字改革,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就启动相关工作。到50年代,我国相继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专职机构,并围绕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开展改革。——摘编自王爱云《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文字改革(1949—1958))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知识分子对语言统一重要性的认识。(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如何促进国家建设。(8分)
(2024·湖南永州三模·13)在1787年宪法批准会议上,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指出:“人类总是趋向于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扭转人的本性,以对抗人类的自私热情也并不是不可行。聪慧的立法者应该试图润物细无声地扭转人性发展的势头,对个体行为进行引导,最终使其向着有助于公益的方向发展。”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
(2019·湖北武汉四月调研测试·26)唐高宗曾命人对《永徽律》律文进行逐条解释,撰成《唐律疏议》,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法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可见,《唐律疏议》强调
唐开元年间,扬州刺史赵匡在《举选议》中言:“(朝廷)收入既少,则争第急切,交驰公卿,以求汲引,毁髻同类,用以争先……势使然也。”这反映了当时( )
针对某著作的发表,1860年,德国主教们在科隆开会,发表言论:“我们的原祖是由天主直接创造的。为此,我们表示对此的看法,一人断言他的身体是完成自一系列的由不完美到完美的变化,是对《圣经》和信仰的反对。”他们针对的著作是
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时,大量发布“告谕”,制订“乡约”,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随、和顺乡里、死丧相助……为政者抚辑下民,为民者小心以奉官法。让人们弃恶从善,永为良善之人。据此可知,王阳明意在
1974年,日本制定“阳光计划”,把发展太阳能和燃料电池技术定为国家战略;法国推出了核电发展宏伟计划,到21世纪初共新建了58座核电站,核电在法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达到43%,超过石油成为主导能源。由此可知,日、法等国的能源开发( )①发端于石油危机的冲击 ②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③以实现能源自给为目标 ④由资源依赖向技术依赖转型
热门试题
1.
(2018·湖南长沙·23)下图是2018年1月在CCTV-3《国家宝藏》栏目中展出的湖南省博物馆馆藏“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唐·铜官窑)以下关于该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2.
(2023·甘肃平凉·6)《黄水谣》歌词中写道:“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根据歌词判断,该作品创作于( )
3.
(2019·吉林吉林三模·30)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指出,新中国在60年代的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同消费资料一样都是可以流通的商品;物资管理要像商业部门管理商品一样,既要管理,又要搞活。”这种政策反映了政府
4.
(2024·安徽合肥一模·9)1931年8月,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高敬亭发布布告,其中部分内容为“各地工农群众,赶快参加革命。实行抗租抗税,发动秋收斗争。消灭军阀混战,打倒地主豪绅。建立工农政府,快把地主田分。”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5.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有56个安排在东北。国家对东北的实际投资额占全国实际投资额的44.3%。从工业化的现实需要来看,当时重点布局东北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