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31年10月,在辽宁抚顺清原县响起了雄壮嘹亮的《血盟救国军军歌》:“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这支“血盟救国军”属于
A
东北抗日联军
B
东北抗日义勇军
C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D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于1936年,故A项错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在东北地区积极抗战,故B项正确;八路军形成于全面抗战时期,故C项错误;十九路军的抗战范围在南方,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9·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29)下表是不同学者对康有为的认识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2018·广东韶关高三一模·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个人的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 材料二 1980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了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将更多的承认个人利益,满足个人的需要……我们提出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而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这绝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而奋斗。” (1)依据材料,概括邓小平的义利观。(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义利观的影响。(9分)
孟子既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以世袭贵族治理数以百万计农民的施政理念,又勾画了一个“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的最低限度的保障。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24)有学者指出:“冷战”终结后,全球地缘政治秩序进入自发调整期,国际政治体系宛如一个正在旋转的万花筒,充满不确定性,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毫无疑问已成为政治冲突最有效的“减震器”。材料的主旨是
(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秦汉的乡亭制度向两宋的保甲制度转变是传统乡村治理的一大转折点。秦汉时期的“三老”是官派乡官,多由地方贤达人士充任。汉文帝曾有三老“各率其意以道民”的诏令,乡官甚至可以通过察举制度进入中央官僚系统。待到隋唐时期,优秀士人不再愿意委身乡村的琐屑工作。至两宋改制,背靠政权的保甲长在乡村的影响力不及拥有功名的士绅与基于血亲伦理的族长。保甲建制近似县级政权的派出机构,其管理者近乎沦为县级官员驱使的差役,同时还要侍奉地方士绅,“士民”常不愿充任。——摘编自潘建雷等《权威的构成:乡村治理秩序的古与今》材料二1938年8月,国防最高委员会第十四次常务会议决议通过了《县各级组织纲要》,保甲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执行管、教、养、卫任务。“管”就是清查户口,联保连坐;“教”除文化教育、抗日教育外,主要进行党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养”是通过整理财政、规定地价、土地陈报等,开辟财源;“卫”主要是训练壮丁以靖地方,防止共产党势力渗入。“管、教、养、卫”四者中,“管”是根本精神所在。保甲长的主要职责是征兵、征工、征粮、征款,也获得了滥用职权和从中揩油的大好机会。——摘编自张宪文等主编《中华民国专题史:(第八卷)地方政治与乡村变迁》(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两宋的保甲制度是“传统乡村治理的一大转折点”,并分析这一转变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国民政府实施的保甲制度。(8分)(3)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基本特征。(4分)
有研究认为,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活跃在晚清政治舞台的几十年间,一直以“中体西用”为号召,其口号在形式上几无变化,只是强调的重点却从“西用”逐渐偏向“中体”。据此可知洋务派( )
(2024·福建名校联盟高三2月联考·10)1978年3月至5月,中共中央先后派遣考察团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了解并学习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市场经济制度,赴香港、澳门地区学习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赴西欧五国考察交通运输业、电力机械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这些考察活动旨在
(2024·山东烟台一模·1)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现的聚落距今8000年,半地穴式房屋成排布列,最大房址占据聚落中心。临潼姜寨遗址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距今7000年左右,房屋围绕中心广场分为东、南、西、西北、北五个房屋组,每组代表一个亲属组织。两者布局的不同反映了( )
1953年6月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对私营企业的利润分配提出了一个新的原则:即在企业的正当盈利中,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职工福利费、资方的股息红利等四个方面分配,简称“四马分肥”。这一办法
1956年7月,全国图书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图书馆是向科学进军的有力武器”。会议确定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任务:“向科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图书资料,为科学研究服务,促进科学的迅速发展”。据此可知,该会议的召开( )
热门试题
1.
(2015.江苏单科.11)下图是1949年3月美国记者伯恩斯拍摄于上海的两张照片。从中可以看出
2.
(2013·上海单科·38)同文馆之辩(1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京师同文馆的设立给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带来了很大冲击。由此,同文馆的办学举措引发清廷内部的争论。1867年,保守派代表人物倭仁上奏道: 天文、算学为益甚微,西人教习正途,所损甚大……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袭振弱者也。天下之大,不患无才。如以天文、算学必须讲习,博采旁求,必有精其术者,何必夷人,何必师事夷人? ——《筹办夷务始末》 问题: (1)倭仁反对同文馆哪些办学举措?理由是什么?(6分) (2)假设你参与当时的论辩,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考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西式教育的发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倭仁是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认为国家的根基在于礼义和人心,不在技艺,中国的天文、算学比西方先进,而且洋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第(2)题属于开放型题目,要结合鸦片战争后中国“向西方学习”社会思潮产生发展的背景阐述自己的看法。注意论从史出。
3.
(2017·青海西宁·13)如果开展一次以“古代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交流”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下列可纳入的重要史实有( )①马可·波罗来华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游 ④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4.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13)民族自决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平进程中的重要概念,但是新独立的波兰三分之一人口不说波兰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只占新共和国的67%,其余的人由德意志人、俄罗斯人和匈牙利人组成。这一现象可以从侧面印证( )
5.
(2023·湖南岳阳·6)原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能够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据此,下列属于原始史料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