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在第一次迁徙中,印欧人主要驾着马车奔向古埃及、西亚等区域。而在第二次迁徙时,由于马镫和马掌的发明,印欧人已可以直接骑在马上奔驰,于是产生了骑兵,地区性帝国也随之出现。由此可知,印欧人的迁徙( )
A
推动了游牧技术广泛传播
B
增强了跨区域文明的联系
C
加速了欧亚文化的一体化
D
奠定欧洲族群的主导地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印欧人在迁徙过程中,从驾马车到直接骑马,交通方式的变革使其流动范围扩大、速度加快,这必然会促进与不同区域文明的接触和交流,增强跨区域文明的联系,故选B项;游牧技术如马镫的发明虽被提及,但题干重点在迁徙带来的骑兵和帝国后果,而非技术传播本身,迁徙中技术是工具而非传播对象,排除A项;欧亚文化在迁徙中虽有交融,但地区性帝国如西亚的赫梯仅体现局部整合,并未导致整个欧亚文化统一,排除C项;迁徙影响包括古埃及和西亚等亚洲区域,并未确立欧洲族群主导,例如波斯帝国由印欧人建立却位于亚洲,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山东临沂二模·10)1115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明确授予以教授罗马法而名震四方的博洛尼亚大学师生特权,并保护其人身安全与迁徙自由。后来各国国王纷纷效仿,大学在13、14世纪迅速壮大。这说明中世纪大学是( )
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中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一种新方法进入人类社会生活中来了。……新方法中有一个因素便是设法把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材料中的“科学概念与最后成果之间的鸿沟填起来”是指
唐代赵蕤说,“古之立帝王者,非以奉养其欲也。为天下之人强掩弱、诈欺愚,故立天子齐一之。为一人之明,不能遍照海内,故立三公九卿以辅翼之。为绝国殊俗,不得被泽,故立诸侯以教诲之。”这反映出
启蒙思想家拒绝接受上帝支配世界并任意地决定人类命运这种传统的信仰。相反,他们寻找一种与理智的判断相一致的自然宗教,结果产生了种种违背宗教正统概念的东西。这体现了启蒙思想家( )
(2023··4)明人王艮说:“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顾炎武提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的“人必有私”说。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
(2024·湖北黄冈中学二模拟·14)马克思在论说资产阶级的历史进步意义时,既不用玫瑰色描绘剥削者的面目,也不耽于从事道义上的指责批判,而是科学指出代替封建社会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也只是换了一副新的阶级压迫和斗争形式。这表明( )
(2018·山东日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8)下表为英、美、德三国工业生产上升情况简表(以1913年为100%)据此推断
(2024·江苏南通二模·3)汉代士人在忠孝之间往往选择先忠后孝,到魏晋南朝时,士人忠君观念逐渐淡化,重孝道而忽视忠君,形成了“孝先于忠”的观念。与士人忠孝观的转变密切相关的是( )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大兴铁路建设,热门线路超需求建设,冷门支线则被垄断经营。1887年,美国国会成立了州际商务委员会,该机构作为永久性监督机构,有权裁决跨州商业投诉,再由法院行使强制执行权。州际商务委员会的建立( )
(2021·福建新高考适应性测试·1)有关商人与秦人祖先来历,《史记》都有其母吞玄鸟蛋而怀孕生子的记载。由此可以推测出早期的商人与秦人有
热门试题
1.
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国农业规模的讨论,争论最激烈的是大农经营、小农经营的优劣对比,小农经营的认同危机愈益强烈;大农经营则有一个从全盘接受到多元并持,再到绝大多数接受的过程。事实上,大农经营的建设成效极为有限,小农经营始终居于绝对统治地位。这场争论( )
2.
(202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3)图1为隋代敦煌壁画《天宫伎乐飞天》,其中的飞天伎乐在形象上一改前期粗犷的西域式风格,具有“秀骨清像”的文化特征,其造型衣饰具有多样化,有的束双髻,有的披袈裟,有的着中原大袍。伎乐飞天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图1
3.
关于“历史”的主观性,学界基本都予以承认。葛剑雄在《历史学是什么》中说“历史是后人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做出的有选择的、有意识的记录”。相传人们今天看到的《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录删减修订而成的,人们今天读到的许多古代“官方历史”其实已经经过多次整理修订,从记录到修订往往会带上有关人员的主观意志(如图所示)据此,作为历史读者,以下较为科学的态度是( )
4.
26.宋朝时,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的开发、农作物的传播与发展,原来的作物种植结构几乎全被突破,以粟、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被以稻、麦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所取代。其主要原因是
5.
(2019·浙江温州高考选考适应性测试·8)1912—1919年的八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1912—1922年,纱锭由50余万锭增至近160万锭,布机由2616台增至6675台。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①中华民国的建立 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③民族资产阶级的投资热情 ④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的减少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