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8
·湖北武汉
4
月调研测试·
28)
表
1
是“中国近代产业结构的变动
(1887
—
1936
年
)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近代中国
A
外国侵略延缓近代化进程
B
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
C
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解析】材料外国侵略客观上推动近代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并没有延缓近代化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近代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缓慢,城市化的进程没有逐渐加快,故B项错误;材料在外国侵略的客观推动下,近代中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工业文明的适应与抗争,故C项正确;材料中工业发展缓慢,但不能由此推断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还包括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有学者提出,全球在 1550—1850 年间处于“小冰期”,世界许多地区温度下降。为了烧柴取暖,英国人耗尽了岛上的森林,被迫想办法更有效地开采煤炭。于是,煤炭逐渐取代木材成为英国主要能源。这
晚明时代,社会一时尽弃实学,谈良知者满天下,出现了士大夫阶层公开蔑视传统礼法和忠君节义观念的现象。“人人皆有良知”“人人皆可为尧舜”的学说被不断发扬光大,甚至出现了“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的思想主张。这一变化所依托的主要条件是( )
(2024·陕西咸阳一模·10)下图为洋务派兴办的福州船政局的组织结构图。 这表明当时
(2025·四川高三阶测·13)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为科学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们更加怀疑传统的观念和信仰,并鼓励通过实证和观察来验证理论。而科学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获取准确的知识,认识世俗世界”。该观点意在说明( )
(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著名学者沃特金斯在《西方政治传统》指出:在价值观念上,宪政民主体制的理论与实践。植根于一个假定,即群众能通过理性协商达成足以维持社会生活的共同协定;自由民主宪政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即社会中占决定性多数的群体,认识到自由讨论和妥协的道德价值,而约束对多数原则的应用,使其不致危害少数的重要利益。……到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中的妥协机制以及人们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协商与妥协艺术,是把历史上依次崛起的、最初是反体制的各阶级、群体顺利纳入宪政体制的重要力量;而作为宪政对立面的独裁政治的出现,则根源于一些人坚持其天启信仰,拒绝向对立学说、观点做任何妥协,并设法将其信仰强加于人。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表:甲、乙、丙三人对材料的不同解读表明
它在君主多妻制的情况下,根据母亲身份的贵贱尊卑把王位继承人的资格限制、压缩在一个人的范围之内,来保证国家最高权力在一家一姓内部和平过渡。其评述的是
(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一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各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定。 ——据赵鼎新《为什么“领先世界”的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明清的相关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闸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4·河北衡水学三模·12)公元1070年,巴塞罗那海关记载“凡流动的水和山泉,以及草场、牧场、森林、灌木丛生的石灰质荒地,还有岩石,都应由贵族以非完全所有权地的形式持有,或作为他们领地的一部分,但应以让其人民能永远享受这些资源为目的。”这表明当时西欧庄园( )
春秋管子言:“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商君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上述思想( )
热门试题
1.
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2.
(2018.4·浙江高考·24)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3.
(2023·湖南永州三模·3)白居易、元稹等中唐士人发扬了杜甫“即事名篇”的创作方式,大力提倡“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的新乐府创作,写下了《秦中吟》、《新乐府》等辞质、言直、事核、体顺的作品,希冀以此实现“见之者易谕”、“闻之者深诚”、“采之者传信”的微讽之效。这一做法
4.
(2023·黑龙江大庆·19)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号角的历史事件是( )
5.
(2023·广东深圳·16)罗马不再是拉丁—罗马城邦和城邦文化的象征,它吸收了叙利亚、希腊和其他地中海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先声。材料指出罗马(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