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中包含了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重要信息,据此判断,其布局调整应是20世纪( )
A
30年代
B
40年代
C
60年代
D
90年代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在该时期,新中国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和西南,结合所学可知,该分布特点与20世纪60年代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以及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密切相关,故选C项;20世纪30年代,新中国尚未建立,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工业城市主要分布于沿海城市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中城市,并且,新中国在1949年才成立,排除B项;20世纪90年代,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城市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51~1955年,美国先后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澳新美安全条约》《美韩共同防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等条约。这反映出美国意在
“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但是,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材料旨在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重视民心向背是先秦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家中,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重要性的是
在亚洲各国人民成功地采纳西方的科学技术时,当社会主义国家放弃其计划经济和一党制的政治制度时,这绝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抗的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所有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只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这反映出
宋代中期以后,“凡执政官除拜”,必先前去景灵宫瞻御容“恭谢”;朝廷举行重大的礼仪活动,也须“先诣宫行荐享礼,并如太庙仪”。供奉皇帝御容肖像的景灵宫,成为可以与太庙相颉颃的皇家圣地。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2023·湖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压轴卷·15)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这一变化反映了( )
2024年,陕西宝鸡周原遗址考古取得重大突破,发现王家嘴先周文化大型夯土建筑群,其中一号建筑呈“四合院”布局,总面积逾2500平方米。还发现西周时期的三重城墙,以及宫城南墙外壕沟下层的200余片卜甲与卜骨。据此可推知,当时( )
(2018·广东惠州第三次调研·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耶稣会教士法鲁担任教育部长,提出《法鲁教育法案》,规定学校应完全服从教会;僧侣有充任教师的优先权。针对这种现状,法国著名的共和派领导人茹尔·费里率先举起教育改革的大旗,1882年3月颁布了《费里法案》。该法案将教育的领导权收归国有,设立了国民教育最高委员会,取消了耶稣会员施教和管理学校的权力。免除公立学校、幼儿园的学费,免除师范学校的费用。还规定 6—13岁的儿童无论男女,都要接受公立或私立学校的教育。为确保义务教育法的实行,法案规定,每个省都要建立男女师范各一所,其经费由地区支付,校舍建筑及设施和牧师工资由国库发放。 ——摘编自梁金霞《法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析》 材料二 1900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奏请改革科举,清廷乃于1901年9月颁布兴学诏书,改书院为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和张之洞等拟定的近代学堂章程“癸卯学制”,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份量仍很重。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1906年正式成立学部,奏请宣示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端。辛亥革命后,蔡元培担任教育总长,于1912年至1913年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令,即“壬子一癸丑学制”,强调教育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废除了读经课和不合民国宗旨的教科书,取消了进士出身奖励,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同时筹办各级女子学校。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法国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近代教育的变化趋势,并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13分)
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但是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到中期,先民在遗址群中心位置开始营造一批大型礼仪空间,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这一变化反映出( )
17世纪英国国王的力量被极大削弱后,直到1832年以前,这一时期的体制可归纳为“贵族寡头制”,贵族不但占据传统上由其控制的上议院,且通过贿选等手段控制下议院。由此可以得出,英国( )
热门试题
1.
明朝某思想家反对从先验的伦理原则出发来规范、限制现实的生活,主张以“民情之所欲”为道德评价的标准。其意在( )
2.
(2020.7·天津高考·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3.
一直以来,传统文人画题材主要以山水、“四君子”等为主,但清代文人画除了传统主流题材外,出现了鬼怪题材,“以鬼喻人”、“讽喻世事”的文人画逐渐多了起来。这种变化反映出清代( )
4.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5.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又接纳31个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