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云南省一模文综·27)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仁宗时宰相吕夷简曾对摄政的刘太后说:“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张方平也在奏疏中指出:“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这说明北宋的中央决策方式
A
重视发挥防错纠错机制作用
B
因循旧例鼓励官员各抒己见
C
改变了传统的朝廷决策模式
D
不断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据材料“臣位宰相,朝廷大事,理当廷争。”“中书奏事,争辩御前,连日纷哗,中外喧骇。其于事理,必有曲直”,可知宋代中枢权力机构通过辩论提高政务的合理性,减少决策失误,故选A项;北宋时期经常出现“朝议”与“廷争”,但无法得知是否因循旧例,排除B项;秦代对一些较重大的或疑难问题的决策,就已经进行朝议与廷争,因此宋代传统的中央决策模式并未改变,排除C项;“朝议”与“廷争”只是针对政务的可行性而言的,可以减少决策失误,并不会激化内廷与外朝的矛盾,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9)“百姓怕官”是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常态。鸦片战争时,广东传出“百姓怕官,官怕洋鬼”的民谣。战后,广州民众成功地阻止英人入城,又有“官怕洋鬼,洋鬼怕百姓”的民谣。民谣的发展
表2反映的是1870年和1913年,美、德、英、法四国在世界工业生产和世界贸易中的比重。表中①应为( )表2
(2023··11)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也就是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18世纪80年代,法国一修道院院长西哀士发文宣称:“什么是第三等级?一切。它要求什么?有所作为。”这一“格言”一时间被第三等级人士奉为“圣经”,流传于人们的街谈巷议中。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
(2024·T8联盟高三压轴卷二·13)1754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信函中写道,“通过允许英国议会中增加(殖民地的)代表,从而将殖民地和大不列颠更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这会有助于巩固整体,减少未来分裂的危险”。这体现出( )
(2015·江苏盐城三模·17)“从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束的能量在传播中不是连续分布在越来越大的空间之中,而是由数量有限的、局限在空间各点的能量子所组成,这些能量子只能整个地被吸收或产生出来。”这一理论的提出
《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一模·2)汉武帝设置的刺史只相当于一个中下等县的秩品,他的权力却很重,监察二千石守相而无所顾忌。但是他对于郡国守相的举劾必须通过年终回京师向中央汇报,并经三公审核以后才能作出处理。由此可知,刺史的设立( )
(2023··12)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年—1922年)在《追忆似水年华》中写道:所谓认识,只有对自身的认识可言……别人的行为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有从自身感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由此可知,该作品
(2024·江西上饶一模·6)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到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再到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最后到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贯穿这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主题是( )
热门试题
1.
(2018·广东佛山一模·24)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平定三监,大行封建,建都洛邑,制作典章礼乐,七年归政成王。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这主要反映了
2.
玻利瓦尔打败西班牙军队:____
3.
(2021·安徽合肥一模·4)为纪念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我国首台量子计算原型机以“九章”命名。《九章算术》中有关于“田亩”“交易”“赋税”的计算方法,对分数、开立方、二次方程等也有论述,还有负数的记载。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4.
(2025·重庆高三期中·6)明清时期,各国朝贡使团必须有表文与贡品。在表文中必须使用中国历法,贡品在中国的官方文书中称为“方物”。这体现了( )
5.
1500年欧洲仅有8000万人口,到1600年欧洲人口增长到1亿,1700年欧洲人口达到1.2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6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8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