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12)世界贸易组织数据显示,1980—2020年,全球服务贸易年均增速达到6.48%,超过货物贸易年均增速约1%,超过全球经济年均增速1.2%。这反映出
A
世贸组织垄断国际贸易
B
民众货物消费能力下降
C
第三产业产值稳居第一
D
科技发展影响国际贸易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着重考查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从时间判断,此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壮大,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故选D。世界贸易组织不可能垄断世界贸易,故A错误。民众的消费能力没有下降,而是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民众的消费领域和方式,故B错误。第三产业确实快速发展,但不能说稳居第一,故C错误。
相关题目
郑观应在《救时揭要》中痛陈澳门“猪仔馆”拐卖华工的恶行,他主张中国应据理力争,“万国律法,未有不衷乎义、循乎理者,以义理折之,亦当无词以对”。若洋人仍不遵禁令,则“布其罪恶,绝其往来,严立海禁于澳门”。他还建议清政府在海外设立领事保护华工。郑观应的上述主张主要反映了( )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35)1989年,美国总统布什提名具有丰富的处理军事事务经验的托尔为国防部长,民主党占据多数的参议院对此加以否决。虽经布什多方做工作,终未挽回。参议院此举
朱熹主张“格物”应“穷天理”,不可“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明末清初学者方以智则强调“律历、声音、医药”乃至“草木虫蠕”皆可“格物穷理”。据此可知,方以智的思想( )
(2024·山西临汾二模·12)下表是1980—1992年国际贸易中主要的贸易计价货币占世界出口的比重(单位:%)。据此可知( )
(2018·安徽蚌埠一模·21)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分析19世纪西方兴起的原因时,说道:欧洲人先是买了亚洲列车上的一个座位,然后买了一节车厢。弗兰克的核心观点是
据某学者研究统计,汉代一个五口之家的自耕农种60亩土地,年收入为120石,表1为其全年支出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表1 单位:石
(2018·四川宜宾一模·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代流通中普遍使用海贝作货币,到战国,形态各异的铜币开始流行,秦始皇兼并天下后,始终以圆形方孔铜钱作为充当本位货币。汉武帝时,收回了郡国铸币权,正式确定了中央对钱币的铸造、发行和管理权。唐高祖时,废轻重不一的古钱,此后铜钱钱文不书重量,而以“通宝”相称。截至元末,与铜钱并行流通的先后还有黄金、布帛、纸钞和银两。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 1933到1934年,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引起中国白银不断外流。加上币制的紊乱,中国屡现金融恐慌。……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所有税收和公私款项均用法币支付,禁止白银在国内流通;白银收归国有,作为外汇准备金,以稳定法币对外汇价。 ——摘编自吴申元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至元货币发展演变的趋势,并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1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民政府时期货币流通领域的突出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变化。(11分)
中世纪西欧部分城市特许状的内容如下:“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任何人在林肯城城内按土地保有权购买土地,……一如其过去,不受任何干扰与迫害。”“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这说明,西欧城市特许状()
(2023··6)1864年,普鲁士派遣李福斯为公使进驻北京,到达中国沿海后,李福斯扣留了三艘丹麦的商船。总理衙门依据《万国公法》,提出“查外国在中国洋面,扣留别国之船,乃系显夺中国之权,于中国大有关系……外国无论与何国有隙,在中国洋面扣船,即属轻视中国。”结果,李福斯在同清政府交涉后,释放丹麦商船并于6月灰溜溜地离华回国。这反映出,清政府
(2024·山东济南三模·8)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 )
热门试题
1.
(2018·山东日照高一第二学期期末·6)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这说明
2.
图3是《申报》发表的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国民政府发表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3.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开始;朝鲜战争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_____
4.
图2是1906~1927年英美日俄四国在中国进口贸易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日本的是( )
5.
(15分)材料 20世纪初,德国成为欧洲大陆头号经济强国。此时的德国傲视一切,但作为一个姗姗来迟的角色,举目四望却发现在瓜分欧洲和世界的盛宴上已经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德国外交大臣比洛声称:“让这个邻邦或那个邻邦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我们自己则满足于欣赏蔚蓝色天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作为德国冤家对头的法国,其民族复仇主义情绪极其强烈,英法俄三国协约形成,法国认为实现对德复仇的时机已经为期不远了,复仇的利剑随时等待着出鞘,重夺欧洲霸权的野心再度膨胀。当时欧洲东部存在的以俄罗斯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则大力宣扬斯拉夫民族优越论,宣称其他欧洲文明已经枯竭,未来属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斯拉夫人。泛德意志主义和泛斯拉夫主义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俄德关系迅速恶化。难怪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在1913年指出:“欧洲大战迟早会爆发,焦点将是日耳曼民族与斯拉夫民族之间的斗争。”与泛斯拉夫主义紧密相连的是大塞尔维亚主义、大保加利亚主义、大罗马尼亚主义等。交织纠缠在一起的各种极端民族主义,在舆论界的疯狂鼓吹和政府的操纵利用下,在民众的喧嚣声中,导政欧洲日趋癫狂,局势逐渐失控。——摘编自金立昕、李新伟《极端民族主义推动一战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初欧洲极端民族主义愈演愈烈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族主义。(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