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江西省南昌市一模·25)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后,又下诏说:“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并且说假如饥民“欲留”在当地居住,则准许他们“留处”。这说明当时
A
江南经济发展迅速
B
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C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D
沿袭汉初休养生息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材料“汉武帝在元狩四年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向陇西、北地、会稽等五郡大规模移民,反映了汉代对地方的治理,体现汉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故选C项;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加快,排除A项;移民并不代表社会局势动荡不安,排除B项;休养生息指的是指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属于社会经济方面,而材料讲的是汉代对地方的治理,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江苏扬州调研·16)1916年底,德国弗莱堡市的一位官员写道:“肉几乎吃不到,鸡蛋更难得到,这两种东西都非常昂贵,即使有足够的供应,穷人甚至中产家庭都负担不起。”这说明( )
如表是古代名家名句摘抄。这些名句( )
(2023··10)表2为《汉谟拉比法典》部分内容摘要。这些规定表明古巴比伦王国表2
(2024·天津河西区二模·5)民国七年发表的《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指出:“不到半页,必有发昏做梦的话。青年子弟读了这种旧文章,觉其句调铿锵,娓娓可诵,不知不觉,便为文中之荒谬道理所征服。”这主要体现了( )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记载:“前汉最初大约70年的特点是帝国力量的巩固、行政的试验和制度的修改……这些年巩固的主要成果可以从诸王国面积和力量的缩减以及同时期帝国沿黄淮流域的直接控制的扩大中看出。”下列与“主要成果”直接相关的措施是
(2018·广东深圳一模·32)罗马法律规定,如果出卖人知道物品有瑕疵,而买受人不知情,或者出卖人知道被卖物与买受人所想象的物品之间存在重大差别,这足以使买卖中的买受人获得一项诉因,可以提起有关诉讼。该规定
北宋嘉祐三年,包拯被提升为右谏议大夫,同时兼任权御史中丞。他在择长官、严考核、复封驳、精贡举、惩贪官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合理的改革意见,同时也勇于对不法官吏纠察、打击,曾6次弹劾利用裙带关系无耻求进的三司使张尧佐。这说明当时( )
关于《春秋》所载滕国国君滕侯因朝见鲁桓公而改称滕子,胡安国(1074-1138)称:今桓公弑兄,臣弑君,天下之大恶……又先邻国而朝之,是反天理、肆人欲,与夷狄无异,而《春秋》之所深恶之。故降而称子,以正其罪。胡安国产生这样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2024·海南海口一模·11)图2是1845年发表的绘画《安多弗巴士底狱——捡骨头求生的穷人》,主要描述当时英国安多弗济贫院院长对该院实行监狱式管理,他克扣济贫院的食物份额,人们饥饿难耐,为啃食腐烂骨头上的残剩物而发生哄抢。作为图像史料,它可用于研究英国 图2
(2024·湖南娄底三模·5)明清时期,江南、湖南、四川、江西、两广、台湾等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太湖流域的苏州、松江、杭州,河南、河北、湖北等地是重要的棉布产区;丝绸产区主要在江南的嘉兴、湖州、杭州以及广东、四川等地。这种生产格局( )
热门试题
1.
(2017·山东潍坊·6)“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这说明清朝( )
2.
(2022·全国高考甲卷·33) 表1表1是学者统计的17—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进口的部分亚洲货物价值占比。据表可知,该时期( )
3.
1883年,美国和加拿大共同推行“标准时间”制度。这一制度将北美两大国的领土,依据经度差异,划分为四个时区:东部时区、中部时区、山地时区和太平洋时区。相邻时区的时间依次相差一小时。此后,一年内美国85%的城市都采用了这一时间制度。这实质上反映出( )
4.
(2022·江苏泰州四模·13)下表反映了1780年至1851年英国出口增长的情况。对表中数据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5.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14分)材料一——摘编自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构建新政权的运行秩序。新中国成立后,一届人大制定和颁行了1954年宪法,进一步指明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制度。改革开放后,人民政府又颁行1982年宪法,并逐步提出“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等重大理念。后来,又根据客观实际需要,推进宪法与时俱进,形成了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4个宪法修正案,真实记录了党领导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及时确认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成就与经验,规范、引领、推动和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摘编自杨琳吴磊《中国共产党人民宪法观的百年演进与内在逻辑》(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我国制宪实践的发展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新中国的制宪实践。(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