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广东省一模·7)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发文指出,日本维新以来的译书集中于政治学、理财学、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而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在政治学、财政经济学方面“几无一书焉”。梁启超意在
A
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
B
反思救国道路的理论缺陷
C
为百日维新摇旗呐喊
D
强调中国军事改革更迫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译书比,晚清中国的译书偏重于军事学、工艺学,缺少政治学、财政经济学,表明中国学习西方处于军事和技术层面,反映这一阶段学习西方的不足,故选B项;赞美明治维新的成功与“晚清中国的译书……‘几无一书焉’”不符,排除A项;百日维新发生于1898年6月11日—1898年9月21日,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梁启超以日本为例,认为应该进一步深入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不能停留在军事上,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浙江教育绿色评价联盟高三适应性考试·4)《唐代岭南地区的草市称为“虚”,柳宗元记载道:“之虚所卖之”,“盖市之所在,有人则满,无人则虚,而岭南村市满时少,虚时多,谓之为虚,不亦宜乎?”据此可知岭南地区的草市
(2019·四川成都一模·34)图5反映了新中国 图5
在中世纪后期的西欧自治城市里,市民热衷于制定具有本城市特色的法律,将全民参政、司法独立、理性取证等原则写入其中。这一现象( )
(2025·贵州黔东南高三开学考·12)日本明治政府于1871年10月派遣伊藤博文等官员赴欧美考察。期间,伊藤博文在美国声称:“欧美各国之政治制度、风俗、教育、营生、守产,皆超绝东洋。由之,移此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国民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由此可知,当时的日本( )
(2024·山东临沂高三上期末·11)东非沿海地区城邦文化的真正发展与繁荣,是在公元7世纪之后。因为自那以后,印度洋贸易文化圈才真正发展起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地中海贸易文化圈而成为中世纪世界经济与文化的中心。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0世纪30年代,西方记者笔下描绘了西部地区的“新世界”:红军识字率达60%-70%;刚脱盲的农民急于办板报;红军大学里,学员们关注国际形势,更有当地农民向西方记者打听西班牙人民阵线左翼联盟的斗争情况。材料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重视( )
(2019·河南洛阳、许昌二模·26)隋文帝曾多次下语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備,五星也。”这表明当时
1920年,列宁实行全俄电气化计划,但是在电气化初期便出现了燃料、原料不足等问题,工业中心荒芜一片。当年农业生产总值比1913年减少了1/3,使得工业处于艰难境地,电气化计划暂时告一段落。这表明在苏俄当时( )
1980 年, 美国通过的《拜杜法案》规定: “鼓励更多的小型企业参与到联邦研发计划当中, 促进营利组织与承担研发工作的非营利组织(包括大学)之间的合作。 ”此后,联邦政府开始鼓励市场驱动型大学的发展,以提高经济竞争力。这反映美国( )
(2020·浙江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试卷·10)1920年的《新青年》(劳动节纪念号)刊登了陈独秀撰写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文中写道: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每月工资约8元,在上海的生活程度,不至冻饿而死罢了。工人剩余工值都被资本家一股东用红利的名义抢夺去了,工人照例得不到分毫。他提出“赶快实行八时制,为穷苦的工人谋点教育”。要“由个人的工业主义进步到社会的工业主义”,提倡工人入股私有企业的制度。下列选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①该文宣传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②“社会的工业主义”指工业产权的社会公有③陈独秀没有完全排斥私有经济④反映人们普遍要求建立“劳工社会”的呼声
热门试题
1.
1933~1934年苏联粮食产区的小麦交售价格是每公斤2~4戈比,而每公斤面粉的零售价格是35~60戈比。这反映了当时苏联
2.
(2024·重庆中考(A卷)·6)古钱币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钱币形制的沿革体现了我国古代( )
3.
如图是20世纪下半叶美国实施经济制裁案例统计表,这反映了( ) 类别年份总数成功案例数失败案例数单方面或参与实施的经济制裁1945—1970年3016141970—1990年481038单方面实施的经济制裁1945—1970年161151970—1990年39534
4.
度牒是合法出家的身份证明。安史之乱后,肃宗朝宰臣裴冕“奏下令卖官,鬻度僧尼道士,以军储为务”,遂启唐朝中央政府售卖度牒之先例。此后各地节度使竞相效法。以上现象反映当时( )
5.
抗战部队中有大量的“地方军”,其中来自云南的滇军作战英勇令日军胆寒,被称为“南蛮兵”“猴子军”。右图即是滇军60军在某次战役中的进军示意图,对该战役评判正确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