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下图是中国两大河流域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况,据图可以推断( )
A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
B
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较为频繁
C
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
D
各地区之间文化交流存在可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可知,中国各文化区之间有发达的水系,中原地区处在南北交通的枢纽地位,使得各个地区经中原与其他地区交流成为可能,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史前文化圈的分布情况,没有中华文化的内容,分布情况不能体现具体的文化内容,排除A项;受制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当时各地区之间商品交易不可能较为频繁,排除B项;图中的中原文化圈分布在各文化圈的中心,不能据此判断中原文化易受北方游牧文化冲击,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24·广东汕头二模·5)清代前期,地方官经常劝谕百姓:“山头地角道旁溪畔,但可种植杂粮,尺寸毋使废弃;其山巅地力瘠薄之处,须更番轮种”“如多畜牛以积粪,多种桑以饲蚕,畔上种瓜以尽地力……田头种豆以备蔬菜”。由此可知,当时( )
(2020·甘肃一模·33)图6为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裁定的“教皇子午线”,旨在解决因哥伦布和达·伽马的地理大发现提出的关于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由此推知“教皇子午线”图6 教皇子午线
(2023··6)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秋尾的时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未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期。材料反映
《尚书》记载“有夏(夏朝)多罪,天命殛(ji,杀死)之”、“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这反映了夏周时期
(2023··16)表3为2000~2009年南南(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占世界贸易的份额(%)概况。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表3
图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借谷票图2中说明文字为“此票专为一九三四年向群众借谷充足红军给养之用”。该文物可用于研究( )
(2025·山西长治九月质量监测·7)蔡和森同志在1924年写成的《社会进化史》目录(节选)如下。对此解释合理的有( )①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文献 ②为国共合作提供重要思想理论来源③对恩格斯思想有吸收和借鉴 ④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热门试题
1.
(2025·河北承德高三上联考·7)1897年,时务学堂总提督梁启超为学生撰写了一批用以指导阅读《春秋》的文章,他指出“《春秋》立三世之义,以明往古来今天地万物递变递进之理,为孔子范围万世之精意”。梁启超的上述做法意在( )
2.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3)东突厥归附中央政府之后,唐太宗将他们中的大部分留在原地定居,保留原来的组织和风俗习惯,实行自治。另一部分则迁至内地,挑选部分人担任京官武职。唐太宗此举的目的是( )
3.
(2021·山东菏泽高三上学期期末·13)表1是《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对此解读最正确的是表1:1870~1900年世界铁路里程表(单位:千公里)
4.
(2025·云南昆明云南师大附中高三12月月考·3)唐朝后期作为国家教育象征的国子监日益沦落,五代时期完全边缘化,帝王从未踏足其间。宋太祖在位初期,曾四次亲临国子监,诏令修缮庙宇和塑绘诸像,还亲自为孔、颜写赞,令臣僚为其他先贤写赞,并恢复了文宣王庙门的礼仪规格,又对国子监的讲学活动予以奖赏。这一变化( )
5.
199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为21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89%;1995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707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6%。引起这种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