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3)南宋时期,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没有按照北宋“二程”多依古礼的思路,而是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中很难用于现实的制度和器物,如将婚礼的六礼简化为三礼。这一做法
A
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
B
侧重于内心修养和反省
C
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
D
有利于扩大儒学的影响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本题考查南宋儒学的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朱熹编订《朱子家礼》时依照从众从俗的原则来修改古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有利于促进儒学的世俗化,扩大儒学的影响,故选D项;程朱理学确立了理学的官方哲学地位,A项说法不准确,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朱子家礼》侧重内心修养和反省,故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儒学,无法体现三教合一,故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蚌埠三模·31)表2 1949~196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恢复和增长期 出现表2所述现象的共同原因是
有学者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主题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统购统销政策变革与市场化改革酝酿阶段,供需关系转换条件下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四轮曲折探索阶段,民生主旨下的粮食支持保护调控机制迈向健全阶段,市场竞争力导向的粮食结构性调整与优化阶段。据此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应是( )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私营企业中推广设立劳资协商会议,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原则,以协商、调解、仲裁为主要方法来处理劳资纠纷。劳资协商会议以生产为中心,资方提计划,劳方提意见,双方代表人数一样,都有表决权。这体现了新中国( )
(2024·湖南常德一模·5)“三言二拍”故事题材多采自唐宋传奇、宋元话本,但又多有改造创新。冯梦龙所编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主人公许仙为“生药铺主管”。唐人小说中,类似讲许仙这样角色的李黄是盐铁使之子,南宋话本中的同样角色奚宣赞为南宋奚统制之子。这反映了
(2025·“化蝶杯模拟·16)由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发起、中国联合倡议的新兴力量运动会于1963年11月在雅加达举行,这是新中国首次全面参加一个综合性大型国际运动会。由此可知,中国参加相关活动( )
1974年,加入欧共体仅一年的英国提出对“入欧条件”重新谈判,至1975年,双方在“减少英国承担的欧共体预算摊款份额问题”、“改革共同农业政策问题”等方面达成协议。随后英国对该协议进行留欧全民公投,参加公投的赞成票占67.2%。据此可知。
(2023··10)1979年6月,四川灌县宁江机床广在《人民日报》上刊登广告:“本厂各种精密、高效单轴自动车床专供……各种行业加工轴类零件……按用户需要加工零件”。该广很快就接到了3年的订货量,成为成都市少有的年利税超千万元的企业之一。宁江机床厂的成功探索
图1是发表于1966年的政治漫画《约翰逊求救》。图中美国总统约翰逊向盟友们寻求帮忙,换来的却是“法国退出北大西洋组织军事一体化”。这可用以说明( ) 图1
1937年9月3日,英国人在上海发行的《字林西报》发表社论称:“无论数星期前中国之地位若何,而中国今日已团结一……在新时代中,中国从未若今日之一心德者……国男女平民之尽劳于国家奋斗,此在中国,亦属创见。”这反映了
(2024·海南海口一模·9)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郊区农村通过土改,农民普遍开展文娱活动,有的村成立读报小组,学习时事。农民开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纷纷把神仙牌位推掉,换上毛主席像。这种状况
热门试题
1.
(2013.海南单科.20)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2.
列宁发表的《四月提纲》一开始遭到了布尔什维克党内人士的普遍反对,党的领导人李可夫、布哈林、加米涅夫等人也纷纷表示不同意列宁的主张。在是否执行提纲的讨论过程中,有许多人离开布尔什维克党而转向孟什维克。(经过列宁的反复做工作)在表决有关这一问题时,118票中有71票赞成。可见,《四月提纲》
3.
(2024·云南二模·1)早期中国纪时,殷商以纪日为主,周代普遍纪月日,西周中期确立王年、月、日记载体例。春秋时期,诸侯撰写国史采用本国王位纪年。上述变化说明( )
4.
朝鲜战争结束于______年
5.
(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已成为家庭副业,家家户户从事纺纱,正德《松江府志》记有:“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绵以归,明旦复抱纱以出……在制造织布的器具上,江南出现了专业化生产的作坊,布机以青浦黄渡徐氏最为有名,在专业化生产的引领下,江南地区出售纺织工具的店铺也随之发展起来,……明清时期江南已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除了满足当地人穿着外,大部分的棉布纷纷运往各地。据吴承明先生统计:江南棉布产量明代约1500—2000万匹,到1840年增加到4500万匹,占当时棉布总量的14.3%。——摘编自黄康健《明清江南棉纺织业技术的理论化》材料二 17世纪末,英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印度以其精美的棉织品横扫了整个世界市场,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工业,英国政府一方面禁止在本国内销售印度棉布,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本国商人向印度学习,建立自己的棉织业与印染业。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棉纺织业成为英国纺织业当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部门。1785—1850年英国棉织品产量从4000万码骤增到20亿码,提高了大约350倍。——摘编自夏东《棉纺织业成为英国工业革命起点原因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江南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纺织业发展对中英两国的不同影响。(8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