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指出:“受翻译运动的影响,那些希腊语版本早已遗失的古希腊哲学和其他科学著作才得以成为古代重要的文化遗产。现代欧洲文明体系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来自沙漠的游牧人旺盛的好奇心和他们对古代文化的不懈学习与吸收。”这一观点
A
论证了阿拉伯人引领文化发展潮流
B
指出了阿拉伯文化的成就和特点
C
旨在强调阿拉伯人吸收创新的意义
D
意在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翻译运动时期,阿拉伯人在保存了中世纪失传的古代希腊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这一言论主要揭示了阿拉伯人积极学习吸收创新的意义,故C项正确。该材料的主旨是阿拉伯人在古典文化保存和对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所作的贡献,无法体现对文化发展潮流的引领,排除A项。该学者的观点无法体现阿拉伯文化的特点,主要意图也不是强调揭示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排除B.D两项。
相关题目
两税法是古代中国税制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古代税收从以“税人”为核心转向以“税地”为核心。推动这一转变最重要的因素是( )
汉武帝去世后,继位的昭帝年仅8岁,外戚霍光以大将军身份秉政,领尚书事。西汉后期如外戚王莽等,也都是以大将军或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身份执掌中央大权。上述现象反映出
(2023·天津河西区二模·7)下列是关于中国共产党开展政权建设的两则史料,对其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2023·湖北十一校高三联考·13)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表2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其主要原因是表2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2022·广东省梅州市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医是我国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这三部中医学术理论、药学和临床体系的奠基之作问世。南朝的《本草经集注》收录了民间广泛应用的外来药物。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了“大医精诚”思想,《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五代时期,《海药本草》记录了海外传入的百余种药物。宋代,政府专设“太医局”培养中医人才,设“校正医书局”搜集、整理和考证历代医籍;文仕通医及文人从医以“兼济天下”成为潮流。明清时期,李时珍写成《本草纲目》,政府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同仁堂、九芝堂等老字号中药堂兴起。——摘编自李成文《中医发展史》材料二近代前期,“求进步的中国人”坚信“要救国只有学外国”。陈独秀认为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知识精英们“以科学的名义”批判中医,民国政府三次试图废除中医。但随着外国侵略进一步加剧,“传统力量”反而渐渐显现出真实价值,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医与中国民族、身体、思想和文化系统的关联逐渐紧密。钱穆认为,包括中医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容受近代西方之科学文明,应该还能融化能开新”。——摘编自皮国立《近代中西医的博弈:中医抗茵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医学发展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知识精英对中医学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2025·河北承德高三11月模拟·14)1823年12月,美国总统发表宣言,明确反对欧洲国家使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殖民地化,与之相对,美国表示不干涉欧洲内部事务(包括为欧洲在拉美实际占领的尚未独立的“保护国”和地区)。该宣言的出台意味着,美国试图( )
(2020·甘肃一模·34)《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中写道:“大多数美国人认为,18世纪后期宪法通过后就有民主了。但在1787年,选举权仍有严重限制,之后才逐步开放给无产白人、非裔美国人和妇女,直到1920年第十九条修正案的批准才彻底放开。实际上,对南部黑人投票的各种设限意味着,充分选举权还要等到1965年《选举权法》的通过。”由此可见
(2018·湖北天门、仙桃、潜江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29)据统计,中国茶叶的出口量,1843年约为1300万斤,1855年约为5800万斤,十二年间增加了3倍多。湖南、福建、浙江等地种茶业得到发展,还专门设立茶厂加工制作适合外国人口味的茶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2024·湖南衡阳二模·14)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号召“重返吠陀”,试图将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并赋予《薄伽梵歌》等印度教经典以行动主义的自信与活力。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司瓦拉吉”(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达摩”(使命)。这些做法( )
(2019·广东汕头二模·34)英国诗人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下图内容节选自雪莱1819年创作的《致英格兰人的歌》。上述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
热门试题
1.
(2009.宁夏、辽宁文综.)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和1993年《哥本哈根协议》的签订表明,欧洲共同体将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共同的货币、外交和安全政策与防务的欧洲联盟。欧盟的建立有利于构建
2.
(2014.浙江文综.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3.
(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6)1898年,总理衙门奏请添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等为通商口岸。光绪帝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岳州、三都澳、秦皇岛遂成为清末首批自开商埠。该举措( )
4.
5.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清朝政府在州县设置养济院,收容本籍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但其运营逐渐难以满足社会需要,还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匿藏奸盗问题。由民间筹资兴办的京师普济堂引起了雍正皇帝的重视,叮嘱地方“宜时加奖劝,以鼓舞之。”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普济堂广泛设立。雍正十一年,中央政府进一步许诺捐额多者“加以议叙”,少者“给与匾额、免除差役”,极大地鼓励了地方官员、乡绅、商人和地主富户出资供养,并择当地“身家殷实、才具干练者”管理堂务。一些普济堂不仅要收容老弱贫病,还担负着外地流民安置工作,救济对象不再有额内、额外之分,经费则主要用于保障日常生活,如发放口粮、冬夏给衣、生者给床褥、死者施棺、病者给医等。——摘编自王卫平《普济的理想与实践--清代普济堂的经营实态》(1)简析雍正年间广泛设立普济堂的原因。(6分)(2)概述雍正年间普济堂经营的特点。(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