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这说明
A
天人合一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古代天文记录没有研究价值
C
古代天文研究由官方主导
D
有关机构借此警示君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材料中不能看出该观念深入人心,故A项错误;古代天文记录没有研究价值说法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要强调的不是古代的天文研究,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深厚,而吕后把持朝政被认为是倒行逆施的行为,所以日食记载不可能,再有统治者统治是否开明也跟日食多少有关,可知是为了警示君主的行为,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15世纪,一名意大利商人援引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的阐述,认为商人的尊贵之处在于商人能推进公共福祉,并且只有具有知识的商人才能解决国家经济问题,他把商人看作“理想的”公民。这表明( )
(2024·山东济宁二模·4)《明律集解》载,明代,“州县各里皆设申明亭,里民有不孝、不弟、犯奸、犯盗,一应为恶之人,姓名事迹俱书于版榜以示惩戒,而发其羞恶之心,能改过自新则去之。其户婚、田土等小事,许里老于此劝争解纷”。这反映出明代基层治理注重( )
(2025·湖北省名校联盟联考一·1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已在关注“各国人民未来的生活”。而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并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口号。这说明( )
(2023·海南省高考模拟·1)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发现的距今七、八千年的裴李岗遗址,发掘出了大量石铲、斧、石刀、石镰、石磨盘等实用性器物。这些“器物”说明,当时
秦汉时期,文书中常见“郡守主”“县主”“乡主”“主吏”等称谓,用以强调其“主要责任人”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亦是律令追责的主要对象。官吏称“主”反映当时( )
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 。据此分析叶适
(2025·河北沧州高三月考·13)18世纪初,英国剑桥和牛津大学的主要课程包括基督箴言、拉丁文、古典文学、历史、法律、哲学、数学和科学。当时剑桥大学毕业生格林出版的《学习计划》中包含了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和科学的学习计划。这一时期大学教育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中唐以来,“道”是以监察和军事合成的,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号令自出,以相侵击,掳其将帅,并其土地,天子熟视而不知,反为和解之”。这种现象造成的结果是
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极一时,自然有不少有识之士为建立人类和平而努力着。但这种“和平主义”还存在着另外一种解读,他们认为任何战争都是不道德的,应无条件禁止,这大体可以说是不顾后果而硬要坚持的和平。下列有关一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建立人类和平而努力”的表现有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和平)原则”②“为建立人类和平而努力”的表现有爱因斯坦积极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③“硬要坚持的和平”的表现有英法对德国宣而不战④“硬要坚持的和平”的表现有《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2024·河南开封二模·5)下表为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调派出征的部分官兵情况表,由此可知( )道光帝调派出征的部分官兵情况表
热门试题
1.
下图为宋代工匠设计的鲫鱼杯及其原理。这一设计体现了( )
2.
(2012.广东文综.14)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3.
“德”者“得”也。在殷人看来,有所“得”来源于神意,这种赐予是无条件的、当然的。周人则认为这种赐予是有条件的、有选择的坚信文王之所以能够膺受天命,就在于他有两方面的突出表现,一是特别恭敬天命,二是让民有所得。这种变化说明当时( )
4.
(2017·广东·8)观察题8表,导致表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5.
(2014.浙江文综.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