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故法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坠。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据此判断材料认为理想的国家治理模式是( )
A
人法兼重
B
德法并用
C
无为而治
D
君臣共治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材料强调法律需要讨论完善(法而议),职责需要沟通协调(职而通),并指出仅有良法仍可能生乱,但有君子治理则能避免混乱,体现法律与贤人(君子)共同作用的重要性,故理想模式是法律与人才并重,故选A项;德法并用强调道德与法律结合,但材料未提及道德教化,仅强调君子(贤能者)的作用,与德治无关,排除B项;无为而治主张减少干预,与材料主张积极完善法律、任用君子的治理方式相悖,排除C项;君臣共治强调统治阶层分工协作,材料重点在“法议职通”与君子作用,未涉及君臣权力分配问题,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福建南平塞三模·14)表2 普鲁士王国的城市化水平表2反映的现象,主要是因为( )
(2023·福建泉州三模·1)春秋时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战国中后期,“弑君”“出君“现象已较为罕见。这一变化反映了
(2019·广东百校11月联考·33)16世纪中期,英国谷物价格上涨了8倍。1495年,一个工人以15周的劳动就能挣得全家一年的口粮,1564年则要花40周的劳动,而到1593年,一个农业工人甚至成年累月地劳动也不能保证全家一年的口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加试题】世界文化遗产有其特定的时代性与区域性。下图所示罗马文化遗迹,按其建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如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大规模跨洲移民现象,该现象的出现(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政治活动的重要影响,提出了诸如“北守南融”“以藩为屏”“以夷制夷”“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屯垦戍边”“富国强兵”等思想。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的特点是( )
(2020·福建龙岩二模·29)下表是中国近代不同时期部分人士对巴黎公社革命的认知综合上表信息,可知其反映了近代中国
宋代某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旋随新叶起新知。”该诗体现出的思想观念是( )
(2022·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月考·2)西晋时期,“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后,大批人口从中原地区外迁。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下图是1949—201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数柱状图,对图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
热门试题
1.
(2018·海南高考·15)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2.
(2024·甘肃一模·8)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政府制定工业发展计划,提出把两湖和江西作为工业建设的重心,并开始建厂生产钢铁、重型机器等。后来,政府又将工业建设重心逐步转移到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国民政府实施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3.
“‘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此言论应出自
4.
(2024·浙江嘉兴二模·10)读下图。下列项中,对①、②、③、④区域的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
5.
(2024·吉林三模·7)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后,强推近代族学,鼓励各地宗族用祭祀产业兴办近代初等小学。各省成立督学视察制度,督导各地族学的建设。这些学校还是聘用私塾老师,课程也是四书五经。近代族学的兴办(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