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主观题]
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 解决了朝廷的财政危机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旨在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试题答案:
据材料信息可知,唐玄宗的平叛全局制书中强调,在划分各路势力的基础上,各路自备武装和物资,这使得节度使、观察使等向商贾收税,强化了地方的实力,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故选A项;“解决了”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唐朝的盛世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在此时间之前,排除C项;唐玄宗的做法旨在缓解平叛的财政压力,并非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排除D项。
相关题目
图4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1904年,英法两国政府达成秘密谅解,“忘却”在非洲法绍达的争端以及过去25年来积累的旧怨。法国人承认英国对埃及的占领,英国人则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渗透。英法的这些举动旨在( )
(2019·湖南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8月联考·27)明代中后期地方上设立巡抚30余处,但设置尚未完全固定,辖区大小不均,如内地巡抚通常兼治一省之事,而边地巡抚辖区却小于一省,“三司”则处于巡抚下属地位。上述举措有助于
(2024·四川绵阳二模·4)雍正十年(1732),谕令:“川省为产米之乡,历来听商贾贩运,从长江至楚,以济邻省之用……今江浙有需米之州县,望济于楚省”,并严谕“遇有江楚商人至四川贩米,或有四川商人往江楚卖米者,立即放行,不可阻遏”。这反映出,当时
(2023·高三模拟·2)在预防“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多地发布了“中医药防治方案”。中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早在东汉时,“医圣”张仲景就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症状,根据病邪入侵经路、脏腑的深浅程度,患者体质的强弱,正气的盛衰,以及病势的进退缓急和有无宿疾(旧病)等情况,加以综合分析,寻找发病的规律,以便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他的诊疗方法
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
(2023·广东六校高三联考·5)清朝有人记载在陕鄂川三省交界地区,“山中多包谷(又称玉米)之家,取包谷煮酒,其糟喂猪,一户中喂猪十余口,卖之客贩,或赶赴市集,收益十分可观”。这表明当时
(2020·安徽合肥一模·9)英国近代历史教科书中涉及中国与外国冲突的记述时,多次出现“forced to”(被迫)、“weak”(虚弱)等词,这些记述反映出
(2023·广东梅州二模·7)下表为五四运动后创办的具有代表性的进步刊物,据此可知五四运动后
(2024·广东佛山禅城区二模·4)有学者提到中国古代“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下列能够佐证该观点的是( )
热门试题
1.
在古代雅典,许多学者、文人,如哲学家柏拉图、毕达哥拉斯、戏剧家欧里庇得斯等,都是优秀的运动家或锦标获得者。凡在运动会上夺标的,国家出资为其立像,并刻上他的名字,如米隆的《掷铁饼者》这反映了当时( )
2.
(2024·河北高考真题·6)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打破了清政府不与外国在京谈判和订约的惯例,且条约规定:"(清朝皇帝)允于即日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抄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而对布告条约谕令,部分地方官员持消极抵触心态。由此可知,当时
3.
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绘制了大禹治水像(下图),通过图片能得到印证的历史信息是( )
4.
(2018·四川资阳一模·32)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虽然侵犯了土地所有人的权利,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材料表明古罗马
5.
(2015·海南单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7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