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河北高三调研·14)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体制会把靠社会供养而又阻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国家这个寄生赘瘤迄今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公社并不代表一种特殊利益;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A
力图创建新的革命理论
B
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C
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D
以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为初衷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所夺去的一切力量,归还给社会机体”“它代表着‘劳动’的解放”可知马克思强调巴黎公社所建立的体制,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将本属于无产阶级的东西归还给无产阶级,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无产阶级政权的原则,故选B项;巴黎公社并没有创建新的革命理论,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巴黎公社革命并未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C项;社会主义运动在三大工人运动时期就已经兴起,排除D项。
相关题目
王安石变法后近800年间,学界对王安石变法多持否定态度。直到20世纪前半叶,学界逐步肯定了王安石变法,梁启超盛赞王安石“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这反映了
三星堆青铜造像群展现出了浓郁的古蜀特色,其中出土的青铜尊等器物以及玉石器中的璋、戈等形制具有明显的中原制造工艺的痕迹。这体现出
1872年,有官员上奏称洋务派制造轮船“糜费太重”,应“暂行停止”。对此,左宗棠回应“若如言者所云即行停止,无论停止制造,彼族得据购、雇之永利,国家旋失自强之远图。”这说明,左宗棠
牛顿学说表明存在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孟德斯鸠受此影响,在研究“法”时,希望确定支配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这说明近代科学的发展
(2025·贵州黔东南高三开学考·14)1921年2月28日,苏俄喀琅施塔得的海军士兵发动“暴动”,随后他们向政府提出要求,主要有“对全体劳动者均等供应口粮”“实行工会和农民联盟集会自由”“应给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作的全权,因为他们希望这样,并希望有以自身的力量而不是雇用劳力喂养和使用的牲畜”“允许以自身的力量进行自由手工业生产”。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
(2019·江西高三第三次大联考·31)观察下图(1952年8月2日,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25周年全军运动会上,运动员进行识字赛跑比赛。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写出规定的几个字后,才可以起跑)图片说明新中国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了4500余种报刊。这些报刊的命名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某个时期中共创办的报刊名称如下:《向导》《前锋》《工人之路》,此时期中国共产党( )
下表是1936—1939年苏联在西班牙发行的电影和书籍(部分)这反映了,苏联( )
(2023·山东济宁二模·10)“甲方向乙方保证,愿以自由人身份,终身服事乙方,绝不脱离乙方的保护,如有违背,愿以金钱作为赔偿;乙方保证,宣誓之后,将终身保护甲方。”上述宣誓场景可能出现于
热门试题
1.
元朝政府将读书人编入儒户,可以享受免除差役的权利。但南宋遗民郑思肖却在其著作中写道:“鞑法:一官、二吏……九儒、十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2.
读下图,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反映了
3.
(2023·江苏无锡基地学校高三12月联考·5)1896年9月26日,日本在中国长江下游某城市的租界正式开辟,共划定租界面积483亩,日本和西方列强纷纷在这座城市投资设厂。图1中这座城市位于( )图1
4.
(2019·江苏高考·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5.
(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熙宁二年(1069年),宋廷开始精简军队,压缩编制,到元丰八年(1085年)禁、厢军总数减为80万左右,比原先减少30多万。熙宁七年,开始实行“将兵法”,把当地各部分禁军以及有战斗力的厢兵、蕃兵、乡兵等,混合编组为“将”,下设“指挥”。每“将”自2 000多人至1万多人不等,通常为5 000人左右,设正、副将为长官,选择有作战经验和才能的人担任。诸将长官统领并训练本将士兵,以达到将知兵、兵知将的目的。将兵多数戍守本路,在本路辖区内更戍,但也有一部分将兵到指定的别路更戍。——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实行将兵法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安石将兵法改革。(9分)(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反战和平运动兴起于19世纪,在美国、英国、法国相继成立了反战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进一步发展,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参加反战和平运动的有共产党人在内的政界人士、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如“国际妇女争取和平与自由联盟”的成员遍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1927年,反帝大同盟成立,致力于领导反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斗争,支持民族自决和人民独立,爱因斯坦、宋庆龄等被选为名誉主席团成员。1933年,该组织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联合组成国际反战反法西斯联盟,1936年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呼吁反对日、意、德法西斯的侵略,支援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人民的抗战。——摘编自熊伟民《和平之声——20世纪反战反核运动》(1)根据材料,概述反战和平运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高潮的主要表现。(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反战和平运动掀起高潮的原因及作用。(7分)(2020·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竺可桢(1890~1974),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1918年,他怀抱“科学救国”理想从美国回到中国。1920年,他与柳诒徵共同主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史地学部,培养了胡焕庸等一批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1927年,筹建中央气象研究所,后出任所长,抗战前夕,中央气象研究所在各省设置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站,出版了中国气象资料,为我国的气象学奠定了基础。他认为“学理之研究重于物质之享受”,于艰难环境中苦心创业。新中国成立后,竺可桢亲自主持和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领导或指导了我国地理的综合考察、自然区划、历次地理学规划等工作。根据国家需要,他又组织了西北沙漠、西南南水北调地区以及黑龙江等省、区的考察,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参考数据。——据《竺可桢全集》等(1)根据材料,概括竺可桢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贡献。(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竺可桢取得成就的原因。(7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