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6)雍正帝的行政,尤其是改革方面,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范围广,什么事情都想改一改、变一变,还要移风易俗,其多方面改革都成为清朝一代不可移易之法。对其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A
固定丁银废除人头税
B
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C
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
D
始设置提督四夷馆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时间限定,雍正的改革可选出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故选C项。固定丁银与废除人头税并非同时发生,废除人头税是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时的措施,固定丁银是康熙的改革,故不选A项;乾隆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故不选B项;明朝就已经设置了提督四夷馆,故不选D项。
相关题目
德国学者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中国不仅是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也占据着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全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大约一半。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发生,直接源于中国经济和中国人民在世界市场上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技术、生产效率、竞争力和出口能力。据此判断,这个历史时期是指( )
(2025·广东高三10月联考·8)1909年清政府颁布《大清国籍条例》,规定父亲为中国人的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海外华人拥有中国国籍,正式确认全体“华侨”为清廷保护的对象。此外,清政府还积极推动在华侨社会中建立超越帮派、业缘、宗族的社团组织——中华总商会。这些举措( )
美国音乐学者泰德·利比在评价某部音乐作品时说:“这首曲子把18世纪交响曲的理想带入其理论的最高境界,与其说是革命之作,不如说是传统之登峰造极。”以下作品与之风格接近的是
魏源认为:“东不足者西有余,以其所有易所无,气运贸迁,乌见失诸此者不可偿诸彼乎?夫惟有度外之人,则能通自古未通之绝域,致自古未致之货币。”这一观点( )
(2022·山东省济南市高三4月高考模拟·6)太平天国时期,贡生沈梓在日记中说:“徐抚军(指曾任江苏巡抚的徐有壬)合两浙官员禁除赌匪,穷年累月而不得,而伪忠王以一土寇之号令一朝灭之而肃清。”吴江人柳兆薰在其日记也称:“长毛往来,市人不惊。”这说明
(2024·海南海口一模·10)阿拉伯帝国早期的地理学著作,多为道路指南。9—14世纪,帝国出现了苏莱曼、白图泰等大批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欧洲通过学习他们的地理学著作,逐步了解和熟悉了亚洲及东非地区。这根源于阿拉伯帝国
下图是唐代大将军苏思勖墓中的乐舞壁画。中间在表演胡腾舞的是头包白中,身穿袖衫,腰束黑带,深目高鼻的胡人。两边是九个弹奏各种乐器的乐工和两个伸臂高唱的歌者该壁画( )
1853年,英国驻印度总督达尔豪西侯爵提出“铁路建设计划”,宣称:“铁路不仅是商业的纽带,更是文明的工具。它将把印度的资源与英国工业的需求紧密结合,同时让印度人民接受现代文明的洗礼。”至19世纪末,印度已建成约4万公里铁路网,但其路线设计以连接原料产地和港口为主,内陆城市间的交通并未改善。据此,英国在印度建设铁路最深层的影响是( )
(2020·山东高三第一次仿真联考·9)图2是1937年8月至1940年八路军进军路线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八路军图2
(2025·广东高三上开学联考·7)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访问过欧洲的梁启超、张君励等思想家,亲眼目睹了欧洲各国哀鸿遍野的惨状,认为“科学万能论”“西方中心论”已经破产,中国不能再一味恋慕和学习西方。这些论断( )
热门试题
1.
(2023··4)靖康之变以后,大臣宗泽任东京留守,招募遭到战乱冲击而破产的农民组成“义军”,破解了开封之围。此后一年间,宗泽多次上书宋高宗,请其还都开封,并愿将“百万义军”交付高宗,但高宗屡次以无力供养“义军”为由拒绝宗泽。这反映出宋高宗主要在担忧
2.
(2023·湖南株洲·22)“这次战役历时200天,德国及其仆从国共损失约150万人……这次战役是德国发动侵略战争以来遭遇的最大失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指的是( )
3.
(2017·江苏高考·20)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4.
(2018·福建龙岩一级达标校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济
5.
(2018·四川宜宾一模·46)(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扬·夸美纽斯(1592~1670年),捷克教育家。受加尔文派的影响,他认为“人人都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发展,但所学内容要对实际生活有用。与此同时,还注重学生行动能力的训练。 ——据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 材料二 颜元(1635~1704年),清初思想家、教育家。他认为“训诂、清谈、禅宗、乡愿,有一皆足以惑世诬民。宋人兼之,乌得不晦圣道,误苍生至此也!”他主张培养“实才实德之士”,能“安邦治国、济世救民”,而要获得真正有用的知识必须“躬行而实践之”。 ——据[清]颜元《习斋记余》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夸美纽斯和颜元的教育思想。(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夸美纽斯和颜元教育思想的异同。(9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