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广东深圳光明区二模·14)1789年,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扫烟囱的小男孩》中描述道:“我母亲死的时候,我还小,我父亲把我卖给了别人。我当时还不大喊得清‘扫呀,扫呀’,就这样白天扫你们的烟囱,晚上在烟灰里睡觉。”诗人意在抨击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罪恶
B
阶级矛盾尖锐对立的现实
C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
D
工业化中人性关怀的缺失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紧扣时空1789年、英国,题干描写了工业革命期间,男孩悲惨的生活境遇,故选D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合题意,题干侧重诗人对小男孩的境遇的描述,排除A项;“阶级矛盾尖锐对立”不合逻辑,工业革命才兴起,阶级矛盾还不很尖锐,排除B项;“社会贫富差距拉大”不合逻辑,题干未见证明贫富分化的数据,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在莎士比亚(1564—1616)的某历史剧中,臣子们对战报的描述体现出的中心思想是:一切胜利都是君王的荣耀。从时代背景考虑,此种剧情设计表现了莎士比亚( )
(2020·广东惠州三模·25)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
(2023·广东高州一模·9)重庆谈判中,国共双方均认为应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应邀集各党派代表及社会贤达共商国是,在谈判结束后,应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据此可知,重庆谈判
(2024·广东江一模·15)二战初期,英国政府的战争动员较少出现“人民”的字眼,更强调战争对捍卫文明的意义;战争后期,“人民战争”开始在官方和民间的宣传中被不断提及。这一变化( )
(2020·广东惠州三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个人扣除标准为800元每月,主要针对外籍个人征税。随着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1986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4年,国家开始进行全面税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08年,国家暂免征收利息税。2011年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每月,对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费用扣除标准也相应提高,但提高了高收入人群的税率标准。——周晓君《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影响。(9分) (2020·广东惠州三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政府向国联递交投诉书,国联派出由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际调查团。1932年10月,调查团发布“李顿报告书”。报告书开篇指出“中国民族在进化中”,否认日本屡次对“中国为并非有组织之国家”的诬蔑;满洲“遂为中国人之满洲,不可移易也”。关于“九·一八”事变,报告书“并不摒弃下列之假定,即当时在场之军官或系认为自卫而出也”,但“日军是夜之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国联正式公布报告书后,国人一改初期对报告书的期望,不满其“形式上之主权”,深感该解决方案未真正维护中国之主权。日本军部蔑视其“仅只一旅行记耳”,随后退出国联,毅然走上了侵略的不归路。——摘编自董亮《重评李顿报告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顿报告书”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顿报告书”的影响。(7分) (2020·广东惠州三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唐甄(1630—1704),明末清初思想家,历时三十年著有《潜书》一书。在该书的《达政》篇中他认为民众是一国之本,财用又是民众之命,故为政者首要之事就是要民众脱离贫困,所以官有百职,职有百务,都要归于养民、富民。唐甄提出善政“养民”。他的善政“养民”思想包括:勤农丰谷,土田不荒芜;桑肥棉茂,麻苎勃郁;山林多材,池沼多鱼,园多果蔬,栏多羊豕;廪畜不私敛,发济不失时,水旱蝗螽不为灾;犯其父母必诛,兄弟相残必诛;阐幽发潜,彰孝举节。这些思想体现了唐甄对改善社会底层民众生活质量的迫切愿望。——梁娅《唐甄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概括唐甄善政“养民”的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甄思想产生的背景。(7分)
(2023·河南信阳二模·4)隋元两个朝代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开通了运河航运。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生计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收入最大化”的外出务工生计模式;90年代,代际分工(老人务农子女务工)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21世纪初,“体面进城”的新生代留城生计模式。这三种“生计模式”( )
结合如表数据的变化及时代背景,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 )
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副刊出现多则隐喻现象的标题,如《保卫麦收的时候到了》《要办春耕突击队》《李老大参加春耕垦荒团》,类似“保卫”,“攻克”,“占领”等常用于战争表达的词汇在关于农耕活动的报道中屡见不鲜。这种做法( )
(2023·山东日照一模·15)以下出自某位美国总统致国会咨文。其时的美国政府正致力于
热门试题
1.
(2017·广西贺州·10)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这说明,英国议会制约国王的权利是以( )
2.
(2013·安徽文综·22)“反对用具体形象反映现实,而主张用抽象的语言——颜色和几何图形来表现艺术家主观心灵”,体现该主张的美术流派属于
3.
(2022·四川资阳·11)西欧庄园设有庄园法庭,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只要领主的磨坊能够磨面粉,就不得到庄园以外磨面粉,违者被罚款20先令等。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4.
(2019·江西高三第二次联考·1)《左传·昭公七年》载:“单献公(春秋单国国君)弃亲用羁(寄客)”结果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5.
20世纪20—40年代,是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关键时期。下列材料摘编自历史学者张荫麟于1937年写作的有关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斗争的文章。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北宋初年四川有王小波、李顺的斗争,与南宋初年钟相、杨幺的斗争遥相对偶,皆可助阶级斗争说张目者。此二事,《宋史》及《宋会要》皆有记载,惟其特质,即“均贫富”之理论与举动,二书皆绝不泄露。幸有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南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等私史所记,尚足补其缺。以此二事例之,有裨于阶级斗争说之史实,为正史所隐,而不幸野史无传,遂以湮没者,当复何限?此二事中,前者尤为重要,以其在中国民众暴动史中,创一新旗帜,辟一新道路,而后者实踵其武。合观史书记载,小波等之所为有可注意者三事:一者,诛杀贪官污吏。二者,借收资产阶级腹榨之所积,而不绝其生路,此真所谓仁至义尽者也。三者,以借收所得,大赈贫穷。在官书观之,彼等则为杀人放火之盗匪矣。从官报中寻官敌之真相,自来等于缘木求鱼,读史者不可不察也。——摘编自张荫麟《张荫麟文集》(1)张荫麟认为官方史书和私史对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斗争的叙述有何不同?(6分)(2)简析张荫麟的历史观和治史方法。(6分)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