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如图两幅图为江苏徐州发现的汉代遗址图。根据图片信息判断,该遗址可以考证( )
A
冶铁技术发展进步
B
水排广泛推广使用
C
军队后勤饮食保障
D
青铜器的铸造技术dajs]根据材料中“炉壁夯筑层”“炉门”可知,该汉代遗址为高炉冶铁相关信息,可以考证冶铁技术发展进步,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冶铁炉相关遗址信息,而水排属于鼓风工具,排除B项;军队后勤饮食保障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青铜铸造主要使用范铸法,而材料强调的是汉代时冶铁的高炉,排除D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相关题目
(2019·全国Ⅰ卷4月模拟·32)公元130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指示法学家犹里阿努斯把历年来的行政长官告示全部加以整理校订,并进行必要修改。后经哈德良咨请元老院决议通过,并予发布。此后,凡行政长官告示皆以此为标本,不得擅自更改或标新立异。罗马帝国的这一做法反映出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这表明古代罗马( )
(2024·湖南岳阳一模·13)古巴比伦国王在奖给大臣的石刻地契中,对背约者的诅咒是:“愿阿达德,天地之渠长,使碱土围其田,令大麦饥渴,绿色永绝!”另一王的石契碑的诅咒为:“愿阿达德败其田,绝粒麦于垅上,生碱草替大麦,取碱土代清泉!”由此可知,当时的古巴比伦
(2024·广东佛山禅城区二模·7)1853年7月,咸丰帝颁旨准许督抚们可以在辖区内采用任何可行的办法自筹经费。从1860年代到1890年代早期,清廷政府系统的岁入增加了两倍;户部的银库积存到1882年底已达806万两……1891年更达1038万两,与1850年代国库空空如也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2018·广东珠海二模·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值得思考的是,直至目前为止,关于四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在历史学界与科技史学界仍然争议不断。而在民国期间,关于它们的研究更是处在初级阶段,但民国教科书编撰者们都毫不犹豫地把这些尚未彻底得到证实的知识写进历史教科书中,然后通过教科书的传播而变成了一种真实的历史事实,被一代代国人背诵与记忆,成为我们引以自豪的重要的历史记忆资源。如何理解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的这些行为呢?其实正如前所述,民国教科书的编纂者们叙述“四大发明”的目的是想借西方学者的话语,来论证中国古代历史的光荣,进而重构对中国历史的新观念与新解释。这是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启发下的中国学界的普遍反映……帝制的推翻,民国的成立,为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与传播打开方便之门,从历史与现实中寻找建构新民族意识的历史根据,是当时政界、学界的共同诉求,从而为中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张国荣《民族主义与历史记忆——以民国历史教科书对“四大发明”的表述为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的行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图4是建国后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幅漫画,该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023·新疆乌鲁木一模·23)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二次结合”的独创性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
“这是一个低矮的建筑群,中间高高耸立着工厂烟囱的轮廓;一些积满污垢的窗户中透出依稀的亮光,外面的木架子上挂着五六盏昏暗的吊灯……;从这个淹没在黑夜和烟雾中的奇景怪影中,只传来一种声音,那是不知什么地方有一根排气管正在长时间地呼呼排气”。此段描写体现的文学形式是
(2021·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高三12月联考·1)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两条著名河流,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很早就孕育着古老的文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2019·四川凉山一模·31)1925年五卅惨案后,全国人民要求对外强硬交涉,修改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力主“革命外交”宣称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北京政府亦努力推动“修约外交”。这种状况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图l
2.
(2016.北京文综.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3.
(2019·青海省·10)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强国开始向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殖民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海外殖民可以( )①解决技术难题 ②积累原始资本 ③提供工业原料 ④开拓海外市场
4.
(2025·重庆八中9月月考·11)鄂豫皖根据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唯一块坚持到解放战争胜利的红色根据地。1934年11月,留守在鄂豫皖苏区的干部及数千名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仅在七里坪,就有2000余名群众被残忍杀害。但当地仍广泛流传着一首歌谣:“哪朵葵花不向太阳,任凭白匪再猖狂,烧我房屋抢我粮,一颗红心向太阳,头断血流不投降。”这说明鄂豫皖根据地( )
5.
1876年,丁宝桢由山东巡抚调任四川总督,鉴于“各勇营亦皆习用洋枪,均须购自上海洋行,价值既贵,而道路转运,费亦不赀,并恐不免有受洋行欺骗之事”,奏准自设枪炮厂以供川军之用,1877年在成都设四川机器局。丁宝桢此举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