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广东一模·1)春秋时期,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如风姓的须句和颛臾、姜姓的向、祁姓的祝、姒姓的鄫、妘姓的鄅等,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这反映了当时
A
分封体制有所发展
B
鲁国建立起地区霸权
C
民族交融走向深入
D
区域共同体逐渐形成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鲁国拥有多个其他族姓的附属国……这些族姓的人都以‘鲁人’自称”可知当时不同族姓的宗族成员在鲁国地区长期通婚、杂居,使人们对当地的统治形成了强烈的认同感,故选D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鲁国与其他诸侯之间的关系和地位变化,而材料主要强调鲁国内部不同族姓群体对鲁国统治的态度,无法体现地区霸权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不同族姓的群体都是鲁国统治范围内的民众,属于统一民族共同体,不存在民族交融的说法,排除C项。
相关题目
希腊化时代各个王国的希腊城市仍然保持了一定的自治传统,有些城市中甚至依然存在着诸如公民大会、陪审法庭以及公民的各种公共活动场所,但作为希腊城邦本质特征的公民团体的集体自治权已不复存在,封闭和狭隘的城邦观念逐渐消失。这反映出希腊化时代( )
(2023·福建莆田二模·1)图1为福建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重要发现示意图。据此可推知,该地区图1
我国古代对外来农作物的命名不断发生变化,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番薯、番茄、番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这种命名演变的主要原因是( )
图2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人口密度图。以下现象属于该历史时期的是( ) 图2
(2021·四川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26)人名蕴含着时代观念和人生追求。据统计,中国某历史时期人名中含僧、县、道、玄、灵、之等字增多,出现大量带“阿”字小名。据此推知,该时期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7)晚清时期,面对“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先后出现夷务(师夷制夷)、洋务(运动)、时务(清末新政)三个关键词语的演变。这实际呈现了( )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开始向正常化的方向发展。苏联领导人认为,中国真的是想要进攻自己,所以苏联停止了一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一切的财政都为了巩固国防。材料表明中美关系的改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有学者认为“现代革命”是指过去1000年里,特别是过去300年里,人类历史发生的更迅速、更具本质性的转型。关于经济领域发生“现代革命”的动力存在的多种解释,如表4。 -摘编自[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2003)
(2024·江苏连云港一模·9)毛泽东在《在友军区域内应坚持统一战线原则》中说:“在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互相帮助、互相发展的口号下,与各统一战线的地方工作当局协商,群众工作的进行,必须注意尽量取得他们的同意与合作……万一不能同意时,不应勉强,而应暂时让步”。据此可推知,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热门试题
1.
(2024·河北模拟·2)下图是据《三国志》整理的景元元年(260年)蜀魏吴三国的人口数量统计状况。这一状况
2.
(2024·山东滨州二模·15)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认为苏联的最大威胁“是在第三世界的扩张主义”,加紧全面遏制苏联;西欧则认为苏联“更为重视的是解决国内问题”,于是沿用北约1967年指定的“防务+缓和”的对苏政策。美国为此多次指责、批评西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3.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图的票据见证了( )
4.
(2025·河南高三联考·3)录囚制度肇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州刺史“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国,录囚徒”“县邑囚徒,皆阅录视,参考辞状,实其情伪,有侵冤者,即时评理”。东汉光武帝也曾亲录囚徒。录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的是( )
5.
(2016.北京文综.15)黄崇德是16世纪一位典型徽商。最初他只是经营棉布、粮食等,后获得政府许可,转而从事利润更大的食盐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用于购田置地。这说明当时①农产品大量进入商品流通领域②农本思想依然占主导地位③政府放弃对食盐贸易的控制④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5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