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隋书·经籍志》载,北魏“始都燕、代,南略中原,粗收经史,未能全具。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
齐,秘府之中,稍以充实”。对“借书于齐”解读正确的是( )
A
南北朝间文化交流加强
B
孝文帝的儒学修养深厚
C
北魏倾慕南朝萧齐玄学
D
文化融合奠定统一基础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时期(中国)。据材料“孝文徙都洛邑,借书于齐”,可知,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从南朝齐国借了
很多书充实秘府,由此可以看出,此时南北朝间文化交流加强,A 项正确;单纯的“借书于齐”无法得出孝
文帝的儒学修养深厚,排除 B 项;材料并没有说借的是什么书,无法得出北魏倾慕南朝萧齐玄学,排除 C
项;材料强调的是南北文化的交流,并没有体现融合,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相关题目
(2019·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三次联考·32)罗马共和国时期,法律的创制者既有军伍大会、地区大会、平民大会及元老院等立法机构,又有裁判官等长官,还有包括被授予“公开解答权”的法学家在内的诸多法学家。这表明罗马法
(2018·福建漳州二模·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一战前,欧洲各大国在哲学和历史学中把战争神圣化的理论盛行的同时,与大众联系更多的教育和文学在散播着“战争文化”。如:向青少年灌输大国沙文民族主义,宣扬光辉的历史和为民族事业献身的精神和个人英雄主义。浪漫的超现实的小说大量涌现,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战争被普遍描绘成一种英雄事业和积极的力量。向非洲、美洲的殖民扩张冒险活动、丛林战争,被描绘成传播文明和基督教教义的豪迈事业。将适者生存的原理广泛运用到人类社会中,激发人们的情感,动员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军事训练,鼓吹军人的荣誉、极度丑化敌人,打击敌国的光辉观念:只有战争是人们纯洁灵魂、发扬英雄精神与豪迈气概的机会。 ——摘编自于沛等主编《世界历史·战争与和平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 “战争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争文化”的影响。(9分)
1951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农业互助合作会议,明确提出发展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政策,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把农民“组织起来”,以克服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至1952年底,互助组已发展到802.6万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到3600多个。这一运动( )
一位启蒙思想家对理性做了哲学的探讨,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该思想家提出
(2018·山东潍坊新高考质量测评联盟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20)19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到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对列宁和苏俄政府表示祝贺。1923年8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这表明
(2023··9)下图是18世纪某国宣布建立时颁布的法律文件。该文件
(2018·河北石家庄一模·46)(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仅是一场法西斯轴心国和反法西斯同盟国之间军事的较量,还是一场国家间广播宣传的较量。广播在当时被称作除了海陆空军之外的“第四战线”,并以其时效性强、没有文字障碍、受众面广、抗自然灾害能力强等传播优势在大战中被运用得淋漓尽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是由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国首先发起广播出击战、受到侵略的中英美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积极应对反击构成的。受到侵略的国家通过国内外的广播鼓舞民心,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辱,激励地下抵抗运动战士的斗志。例如流亡英国的戴高乐将军经常通过BBC发表演说,鼓舞受到侵略的法国民众,并领导地下抵抗运动。1940年6月28日,他在BBC发表广播演说后的一个星期,便有几百人集合到地下抵抗运动的旗帜下。再如,苏德战争爆发后,在斯大林极富鼓舞性的演说下,苏联民众纷纷投入伟大的卫国战争中。 ——摘编自徐敏《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四战线”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中“第四战线”较量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四战线”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9分)
(2023·山东中学联盟高三12月联考·3)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所著《淮南子·俶真训》曰:“是故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有苗与三危通为一家。……是故自其异者视之,肝胆胡越;自其同者视之,万物一圈也。”这一观点
1685年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避难者移居英国。他们带了新技术,钟表制造商向英国人传授了钟和表的制造工艺,来自低地国家的流亡者给诺威奇带来了“新织物”的技术,法国玻璃制造商在英国创立了窗户玻璃制造业。这反映出,当时( )
(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22)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宣称苏联已经建成了“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已经臻于完美。这意味着
热门试题
1.
1886年8月7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对上海租界作了如下描述:“租界之内,三国(指英、美、法)享有独立的行政权力。美国和英国的租界联合起来,成立了类似于市政府的工部局,还有由纳税人选举产生的议会。法租界则有法国人建立的公董局。世界上很少有城市的市政管理像上海这样运转良好。”这说明上海租界的市政管理体制
2.
汉唐明三代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基本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魏晋南北朝时
3.
(2024·湖南衡阳二模·15)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了国家垄断广告业务的法令;1918—1920年,商业广告在苏俄近乎消失;1921年,列宁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错误的;1922年,列宁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上述转变( )
4.
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5.
(2019·浙江4月高考选考·11)1922年,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向导》周报的创刊号写道:“现在大多数人民所要求的是什么?我们敢说是要统一与和平……为了要和平要统一而推倒为和平统一之障碍的军阀,乃是中国大多数人的真正民意。”下列项中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