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1929至1932年,美国的私人投资总额从158亿美元下降到9亿美元,降幅达94.3%;同期工业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1.6下降到70.2,降幅为23%,但危机形势并未得到缓解。这说明
A
国家干预的方式不可行
B
应扩大生产规模以提供就业机会
C
市场的自发性调节失灵
D
应大幅降低产品价格以刺激消费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经济大萧条之所以发生,其原因之一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弊端,需要国家进行干预,故A项错误;经济大萧条主要是因为生产大大超过消费,要对生产盲目性进行控制,故B项错误;经济大萧条充分说明:从第一次工业革命信奉的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故C项正确;此时产品价格已经大幅下降,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重农学派是法国18世纪重要的思想流派。他们认为国家财富的根本在于土地和在土地上开展的农业,国家要优先发展农业,允许粮食自由买卖,废除封建义务,进而废除国家对工商业的限制,从而发展市场经济。其主张表明,该学派旨在通过经济改革( )
(2023·清华大学9月高三诊断性测试·9)古希腊作家阿里斯托芬(约前446年—前385年)在作品《蛙》里塑造了另外两位戏剧大师埃斯库罗斯(约前525年—前456年)与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年—前406年)的对话如图1所示,在这里,阿里斯托芬意在主张
(2018·安徽蚌埠一模·2)孟子说过:“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统治者如果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据此可知,他们
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克利斯提尼改革建立地域选区体制,伯利克里时期成年男性公民几乎可以担任一切公职,这三场改革都
(2024·贵州高三3+3+3联考(二)·11)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出卢梭( )
(2019·云南昆明高三复习诊断·33)狄德罗认为:“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人们会发现最接近高度民主的政府是最适合经商人们的政府,因为他们的繁荣取决于最大的贸易自由。”对其言论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大一统”理念影响下的中国对外关系,一切政治关系皆为内政,没有“国家间”外交,没有与中国平行的、多元的国家观念,“四海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只有君临天下的一元等级世界秩序:中国居天地之中心,以控周边的万邦属国。华夷之辨理论指导下的中国对外关系,确立了华夏民族在文化上的自信心和优越感,进而形成了对外关系格局里中国居高临下、傲视万国的情势。怀柔远人指导下的对外关系,是一种对外国单方面施恩、关怀的体现。文:朝贡、贸易、通过使节团传播先进文化、教授接纳留学人员;武:军事打击;实质是以文化感召为导向的军事基础型外交活动。体制:天下体系——君臣关系,强时为君,弱时为臣。中国处于儒家文化共同体的核心位置,既保有道德和法律上的至尊,又能以军力保护诸国,同时在外敌入侵时由邻国充当挡箭牌,为中国争取缓冲时间,实际上也是一种精密的国际安全体系。——择编自何新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与清政府的三项外交原则》等材料二 19世纪初,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东来,清朝原有的由礼部和理藩院处理对外事务的机制,根本无法满足西方国家想要与中国进行经济、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关系的强烈要求,传统的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体制被打破。1861年,总理衙门正式成立。总理衙门的管辖范围,不但包括办理对外交涉、通商等事,凡与洋务有关者,比如修建铁路,开矿办厂,购买机器、船炮、枪械,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管理关税等,皆归其管理。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王朝的对外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次,总理衙门的设立,改变了中国过去只有理藩而无外交的局面,使中国有可能步入国际外交轨道;再次,总理衙门的设立,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没有专门外交机构的政治体制格局;最后,总理衙门还结合当时世界各国的通例和自己的国情,确定了中国的国旗、国歌,使中国不再以王朝而是以国家的面目出现在国际舞台。——摘编自马彦丽《从晚清外交机构的演变看中国外交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外交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近代中国外交的主要变化(9分)并做简要评价。(6分)
(2018·广东二模·26) 表3 表3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该表说明当时
波斯帝国修建了横跨亚欧非三洲、贯通全国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沿途设置驿站。大流士铭文记载:“我占领了从波斯到下属各个地区,我是他们的统治者,他们向我缴纳贡赋”。据此可推知,波斯修建这些大通道旨在( )
(2024·贵州高三3+3+3联考(二)·6)民国初年形成了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就是文明、开化,否则就是保守、顽固的崇洋风气。在其影响下,“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各地西装及其衣料买卖大为兴隆,各种洋货畅销,而国货则大受排挤。材料所述现象( )
热门试题
1.
(2021·广东省·17)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把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训练少数民族自己的干部,作为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的两项中心工作,随即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这一举措体现了中央( )
2.
(2019·河北保定高三摸底·1)睡虎地秦简《为吏之道》集中反映了当时秦朝官吏职业规范的基本要求:忠信敬上,清廉毋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由此看出秦朝官吏职业规范强调
3.
柳宗元在《答元饶州论证理书》中批判两税法实施后出现“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贫者困饿死亡而莫之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
4.
但丁认为:人的尘世幸福的前提是和平,没有国家统一做保障,和平是不可想象的,而要实现国家统一,权力必须集中到君主手里;世俗君主的统治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罗马教皇。这一主张体现了①人的意识的觉醒 ②政教分离的主张 ③强化王权的要求 ④权力制衡的意识
5.
在11世纪至13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