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11)中世纪西欧的社会是统一与分裂并存:统一实现于精神领域,即“大一统”基督教会中的教会体系(亦称教会帝国);分裂体现于现实领域,也就是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即领主与附庸关系的契约观念:我的封君的封君,不是我的封君。这反映了中世纪欧洲
A
契约观念开始出现
B
世俗权力逐渐加强
C
“民族情感”的缺乏
D
庄园经济根深蒂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材料“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表明欧洲封建社会中民众只知有其领主不知有其国家,还未对国家产生归属感,C正确;A项“开始出现”表述错误,排除;B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故而不选;材料没有体现庄园经济,D错误。
相关题目
(2023··14)20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贫困儿童和孤儿由教会及慈善人士建立的孤儿院、儿童救助站以及农村家庭等进行救助。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实施“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这一变化
元史专家陈高华认为:“元代是继唐、宋之后我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时期。在元代,文化的多数领域都有很好的成就,有些甚至超越了前代。”下列能为其提供史实依据的是( )
(2024·河南三模·8)“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
下表是两河流域部分君主事迹的统计。据此可知,两河流域( )
1986年至2016年的30年间,“863”计划从定位“瞄准前沿,积极跟踪”到强调“自主创新,重点加强前沿技术开发”,推动中国高技术研究跨越式发展,实现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有机衔接,说明了( )
下表所示为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设置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县城总数和两大流域占比情况。影响县城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如图为学者估算的公元200年至1851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解释较为准确的是
垄断组织的产生推动资本主义加强殖民扩张,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一方面加剧了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把更多的亚、非及拉美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体系。这样一来,世界就联结成一个在经济上密切联系的整体。材料侧重表达工业革命( )
(2024·山东潍坊三模·6)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指1918年11月,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指出出,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不是联合国的武力,是世界人类的新精神”,其“政治的结果”是“‘大……主义’(专制)失败,民主主义战胜”,“社会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失败,劳工主义战胜”,而二者都是“庶民的胜利”。据此可知,李大钊( )
(2023·福建名校联盟大联考·15)1928年夏,斯大林提出,“现在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成千上万的能够在各种知识部门中成为行家的新的布尔什维克干部”。1937年3月,斯大林又提出,“挑选工作人员,第一是政治的标志,即是否值得在政治上信任;第二是业务的标志,即是否适合做某一项具体工作。”斯大林的主张
热门试题
1.
从欧盟发展的过程看,所谓“国族国家”的主权(国族是在近代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顾名思义,同国之族),并不必然是绝对的。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我们可以看出
2.
(2020·湖南益阳·8)“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3.
(2022·湖南高考·12)恩格斯说:“这一观念特别是通过卢梭起了一种理论的作用,在大革命中和大革命之后起了一种实际的政治的作用,而今天在差不多所有国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仍然起着巨大的鼓动作用。”“这一观念”指的是( )
4.
20 世纪60年代,一位联合国代表说:“小国管理着东河岸边美丽的连筑物(联和国总部), 两个大国管理着世界其他地方。”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5.
(2015.广东文综.21)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他的文学理念属于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9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03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