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5·广东深圳宝安高三一模·5)乾隆元年所纂《山东通志·田赋志》:“任之土者谓之赋,任之力者谓之役。今则滋生人丁已免其徭,而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是无所谓役也。故以‘田赋’总之。”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百姓赋役获免除
B
地丁合并征收
C
各民族平等征收
D
人身束缚加强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原文中提到“原额之丁又编入地亩”,即原来按人丁征收的税现在并入土地中征收,这符合地丁银制度的特征,即将丁税摊入田亩中征收,不再以人为单位征税,故选B项;原文中提到的是“滋生人丁已免其徭”,即新增人口免除了徭役,但并未说明所有百姓的赋役都被免除,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原文中并未提及各民族或税收平等的问题,因此C选项与原文内容无关,排除C项;实际上,地丁银制度的实施减轻了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因为不再以人丁为单位征税,农民可以相对自由地迁徙和选择职业,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图7),封面设计了一个地球图案,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手紧紧相握,代表了革命团结的力量,该寓意
(2023·湖南常德一模·6)阁臣叶向高在奏疏里说:“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此从来阁臣之所以无完名也,抑亦所居之地使之然哉!”这反映出( )
(2023··6)唐中期以后,使职差遣制日益盛行,即官员受上命另任他事,形成“职无品秩却治事务,官有品秩仅寄禄秩”的现象。如唐玄宗时负责顾问参议的要职翰林学士,其人选就“自诸曹尚书,下至校书郎,皆得与选”。使职差遣制的盛行
(2024·山西临汾一模·10)从1770年开始,德意志兴起了“狂城突进”文学运动。学者们继承并发扬了启蒙文学的优良传统,要求根据生活习俗创造具有民族风格、民族特点和民族内容的文化,重视运用德语来写作。该运动( )
某学者据上表数据得出“乾隆年间农村雇工关系迅速增加”的结论,引起学界的质疑。学界最可能质疑的是( )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封建的元素,本有两个:一为爵禄,受封者与凡官吏同。一为君国子民,子孙世袭,则其为部落酋长时固有的权利,为受封者所独。”下列有关其表述最准确的是
卢梭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绝无谬误的向导是不可靠的,生活中更多的问题,依靠情感,听任本能和情绪办事更可靠、更经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2019·四川内江一模·29)梁启超称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蔡元培认为宋恕要在建制度儒学里边做文艺复兴运动,因此两者变法主张本质是一致的。这表明康宋二人
(2023··1)《汉书·艺文志》记载,子产在郑国为相时进行改革,“铸刑书”使得郑国小有中兴之势。孔子对子产持赞赏态度,且孔子在鲁国担任司寇,采用刑罚来治理鲁国。这反映了当时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35)下表是1975~2011年德国、法国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表,该表格可以说明
热门试题
1.
如表为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的重要科技成果。据此推知,这一时期( )
2.
(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14)“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3.
(2017.天津高考.4)1821~1850年,清代史籍著述出现重大变化:由校勘古籍转向研究本朝掌故,寻求经世之道;随着边患加剧,着意边疆地理研究;伴随西方殖民者东来,重视研究外国史地,译介西方书刊。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人们
4.
(2023·天一大联考毕业班阶段测试·13)西周规定手工业者不能迁业,世代相传。这一规定
5.
(2009.福建文综.16)右图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