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史载,契丹建国后,或自称“轩辕黄帝之后”,或认为“辽之先,出自炎帝”。李元昊建国后,“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这些记载体现出( )
A
各民族间的矛盾渐趋缓和
B
宋朝注重对周边的文化输出
C
夷夏有别的观念已被摒弃
D
华夏认同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契丹建国后自称“轩辕黄帝之后”或“出自炎帝”,李元昊建国后称辽宋夏共奉“中国”,表明少数民族政权主动攀附华夏祖先并共享“中国”称号,体现各民族对华夏文化身份的认同深化,反映辽宋夏时期民族融合趋势增强,故选D项;各民族矛盾在辽宋夏时期并未缓和,宋辽澶渊之盟后仍有边境摩擦,宋夏战争持续,材料强调认同而非矛盾变化,排除A项;材料呈现的是少数民族政权自身的认同,并非宋朝对周边文化输出,排除B项;“被摒弃”说法过于绝对,虽然有民族认同发展,但夷夏观念没有彻底消失,排除C项。
相关题目
1913年2月13日,某县议会议长在私人日记中写道:“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八日:阖邑之人仍推予充本县议会之议长……若峻辞不往,势必失邑人之望,一应其请,久必招众之怨。”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2025·“化蝶杯模拟·6)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中央曾公布伪造黄金罪律,企图维护黄金的通货地位。但在有宋一代,金的数量大量减少,已成为贵重物品,多用于贮藏价值或转移财富。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为( )
12世纪,欧洲掀起了翻译阿拉伯文献的热潮。希腊原始文献经叙利亚文,到阿拉伯文,再被译成拉丁文。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著作、欧几里得和托勒密的科学著作,开始为欧洲人所熟悉。这次大翻译运动的主要背景是( )
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学家通常“不事政治”。罗马帝国执政者初期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后来罗马帝国皇帝哈德良组建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协助起草谕令,法学家成为官僚集团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 )
(2020·湖北荆门高三元月调研·28)明清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形成了一种宗藩关系的国家关系体系。这种关系从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起,逐步解体。这种变化反映了
(2025·福建泉州一模·10)1961年起,我国政府决定把购买粮食与中国商品进入西方市场挂钩,以进口粮食为契机,促进与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贸易关系,重返世界市场。这表明当时我国( )
(2021·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5)据《元史》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元朝此举
(2018·江西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29)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于1978年10月),根据漫画有效信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2018·江西南昌一模·24)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下表中历史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六·34)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间内注册的私人工业企业数量增加了1倍,国有经济成分在大工业中占优势,而小工业中私人资本占大多数。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热门试题
1.
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该是①轻徭薄赋 ②兴建洛阳城 ③知人善任 ④改革兵制
2.
有人说,在1920年至1939年执政的英国首相中,没有一位真正信任国联,《国际联盟盟约》虽然作出了对侵略国家实行制裁的一般规定,却并没有对“侵略”“侵略者”作出明确的阐释,也没有就采取制裁行动的程序与步骤作出进一步的具体规定。材料可用来说明国联( )
3.
(2024·山东菏泽高三一模·8)图2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新中国”的使用频数,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图2
4.
有学者认为,“它”消灭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根基,没有这场深刻的社会大变动,不把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从长期的封建压迫下解放出来,中国的民主化、工业化和和现代化是根本谈不上的。“它”指的是( )
5.
(2024·福建厦门四模·12)苏美尔文学作品《绵羊与小麦的争论》写道:“谷物更伟大……拥有金银、牛羊的人,都会坐在拥有谷物的人的门口,在那里过日子。”类似的记载在两河文明的文献中屡见不鲜。这主要反映出两河文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