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4·江西南昌三模·4)宋太祖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宋太宗强调“文德致治”,重视用儒家的思想来进行教化;宋真宗率先对孔子进行祭奠,以阐明“尊孔崇儒”的教育思想。这表明该时期( )
A
政治风气因循保守
B
儒学重新回归主流地位
C
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D
人文教化倾向内省收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据材料“兴文教,抑武事”“重视用儒家的思想来进行教化”“尊孔崇儒”可知,北宋时期,实行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政策,强调文教的作用,重视儒家思想的教化,体现了人文教化倾向内省收敛,故选D项;宋太祖、宋太宗和宋真宗都采取了一系列推崇文化和儒学的政策,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积极的文化和教育政策,而非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排除A项;儒学在宋代始终处于主流地位,“重新回归”说法错误,排除B项;宋朝的儒学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如理学的兴起等,排除C项。
相关题目
1810—1840年,英国海上霸权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国海军在控制西非和东非沿岸贸易方面取得成效;二是扩大了海外基地体系,攻占了红海门户的亚丁和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三是英国炮舰外交在拉美取得了成效。这表明( )
(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4)魏晋时期的大量墓葬画像砖显示,牛不仅参与了土地耕作中犁地、耙地、耱地、耕播的整个过程,而且已由“二牛”向“一牛”转变(如图1、图2所示)这一“转变”
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三老,众民之师也。廉吏,民之表也。”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佛、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2018·河北衡水三月全国统一联考题·26)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这一趋势
1941年上半年,苏军总参谋部一直关注西欧抗寒物资销量和价格波动,并分析德军使用的煤油灯、打火机之类物品的燃料中是否加入抗冻材料。经过持续半年的观察,苏联得出结论:德国没有做好开战准备。苏联的判断( )
(2018·山西晋城一模·19)乔托(约1266—1337),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右面是他的作品《圣弗朗西斯之死》:画中人物表情与动作各异,有的拿着旗帜,有的站立低头默哀,有的跪着祈祷,有的亲吻圣弗朗西斯的手和脚为他的去世感到难过。这表明乔托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1972年,新中国于“重返”联合国后不久便参加了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3年,周恩来批示在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设立一个环境保护办公室;次年,直属于国务院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它们成为国家环保局(后改组为生态环境部)的前身。这一进程说明,新中国(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5——摘编自李熠《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演进与理论创新》从图5中任选两个时间点,指出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历史时期,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对该时期中国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间点,正确写出历史时期,阐释的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1835年,英国议员托马斯·麦考利称印度文明是“荒谬的”,他预言以后的印度人“从气质上和肤色上算是印度人”“从品味上、思想上、道德上和智力上”都会成为“英国人”。该言论主要体现出( )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济南·5)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他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战争;作为诗人,他写下了“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等壮丽诗篇。这位民族英雄和诗人是( )
2.
(2016·贵州六盘水·5)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指( )
3.
(2009.海南单科.9)《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4.
(12分)材料一晚清以来,伴随着西风东渐,星期制传入中国。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视星期制为文明之制,主动仿行。而湖广总督张之洞规定两湖书院的学生只准休旬假(十日放假一日),不得过星期日。1902年至1911年夏,由于清政府推行新政,各学堂、中央各部和地方衙门陆续实行星期日公休制度。1912年民国肇建,南京临时政府“期与世界各强国同进文明”,采用了星期日公休制度。与此同时,星期制也在社会上广为流行,渐成都市生活中新的工作与休闲的节奏。合理的休息与适度的休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的精神面貌。——摘编自湛晓白《时间的社会文化史》材料二1949年之后,新中国沿用近代以来形成的星期日公休制度。1995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布第174号令,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自1995年5月1日起施行。利用和过好双休日,对于整个社会的劳动生产、消费休闲和社会风尚都有很大影响,从星期日公休制到一周双休,体现了社会文明的进步,也为个人自由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摘编自《人民日报》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晚清至民国星期制普及的时代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近代以来星期“公休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6分)
5.
1880年,清政府官员在《朝鲜策略》中建议朝鲜,为免遭俄国的蚕食鲸吞,朝鲜必须要“亲中国”“结日本”“联美国”以“图自强”。这一建议(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