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模考卷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从1871—1875年到1896—1900年,英国小麦和面粉、肉类以及黄油和乳酪的进口量分别增加了90%、300%和110%。英国对国外农产品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英国气候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B
工业革命推动英国经济结构转型
C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伴随阵痛
D
“重商主义”政策限制农业发展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经济结构从农业主导转向工业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减少,粮食生产下降,导致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如材料中小麦、肉类和乳制品进口增长所示,这体现了经济转型的后果,故选B项;英国在19世纪后期气候并未显著恶化,农业衰退主要源于工业化而非自然因素,排除A项;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促进自由贸易,但进口增加是结构转型的结果而非政策阵痛,排除C项;重商主义政策在工业革命前盛行,但19世纪英国已转向自由贸易,重商主义不再限制农业,排除D项。
相关题目
12世纪,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向地方派遣王室法官审理涉及王室利益的案件,并以国王的名义在全国巡回。他还推行陪审团审判制,即由行政官在当地召集12名与当事人没有亲戚和利益关系的人来裁决,这些做法使民众更愿意去王室法院进行诉讼。13世纪,庄园法庭开始引入陪审团审判制。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
(2024·石家庄三模·4)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
(2022·广东省一模·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陆贾(约公元前240—公元前170),汉初重要的政论家和思想家,一度“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公元前207年,刘邦率起义军进军咸阳,派陆贾等人前往游说秦将,“秦将果欲连和”。秦王朝被推翻以后,陆贾跟随刘邦参加楚汉战争,成为其重要谋士之一。西汉政权建立不久,陆贾两次受命出使南越,成功促使割据一方的南越地区首领赵佗臣服。吕后擅权时,陆贾“自度不能争之”,称病归家,后为丞相陈平划策,在推翻吕氏集团、拥立文帝上有功。陆贾认为“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主张给生产者以休养生息之机,同时要求“行仁义,法先圣”,“德治”与刑罚并用。他向高祖谏言:天下“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他为高祖所著的《新语》一书凡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而后来的董仲舒亦“相被服焉”。——摘编自《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贾作出的主要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陆贾能够取得上述贡献的原因。(6分)
清代前期,松江府等水稻产区,由于“种花费力少而获利多,种稻工本重而获利轻”的原因,种花者达十之七八。奉贤、上海、南汇等地也大都以一半以至十之七八的土地种棉花。这( )
(2023·山东日照一模·4)明清时期,政府非常重视对“乡贤”的祭祀。在山东,明代乡贤都是政绩卓著、清正廉洁的官员,且“生于斯”;清代乡贤发展到包括官员、孝子和其他善行义举之人在内的社会贤达,重视“生于斯”也重视贡献于斯。这样的变化意在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9)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19世纪70年代以后,他们又相继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等,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1896年10月,梁启超撰文指出:“古者国有大事,谋及庶人。汉世亦有议郎、议大夫、博士、议曹……以下士而议国政,所以通下情,固邦本。后世恐民之讪(讥讽)己也,蔑其制,废其官。”在此,梁启超( )
下图所示为近代一则电话广告,中有“无论天气冷、热、晴、雨,可以足不出门,立刻使你将各种事情很顺利的办妥……装有电话的家庭,处处可以享受迅速便利舒适的利益,而且可以节省劳力、时间、金钱”等字样。该广告反映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们的核心观念是“通识学习”,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念开办学校。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识学习”是实现真正自由,确使人类潜力能够得到完全发挥的关键。通识学习的内容包括历史、道德哲学、雄辩术、文法、诗歌、数学、天文以及音乐,其目的在于以此培养出具有美德和智慧,并拥有说服别人与自己同样行事的修辞技巧的人。按照希腊人健全的身体才有健全心灵的准则,人文主义教育家也强调身体教育,学生被授以标枪技巧、箭术、舞蹈,并被鼓励练习奔跑、摔跤、狩猎和游泳。人文主义教育被认为是为未来生活进行的实际准备,它的目标不在于培养出伟大的学者而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市民。它为欧洲统治阶级提供了基础教育的典范,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 ——(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二 1912年,德国留学数年的蔡元培担任首任教育总长,他特别强调:普通教育,务顺应时势,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专门教育,务养成学问神圣之风习。同时,他深感国人年长而失学者为之众,欲求教育普及,特设立社会教育司,与普通、专门两教育司鼎足而三。2月,针对清朝学部1906年规定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五项宗旨大加修订,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为:军国民主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教育。前两者旨在强兵富国,后三者均以培养共和公民的“完美人格”为目的,并用以节制前两者的副作用。 ——张晓唯《蔡元培评传》
(2024·山东日照三模·2)西周时,统治者提倡“敬天”“敬事上帝”,强调“四时致祭以常保天命”。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法家强调“敬上奉法”而不言“敬天”,庄子主张“时祀尽敬而不祈喜”。这一变化反映出,先秦诸子( )
热门试题
1.
唐朝前期,土地若因人户逃逸而抛荒,官府通常会保护逃户对于土地的所有权,严厉禁止他人“盗耕种”。到了宋朝,官府通常会将这些土地暂时代管,出租给农民耕种。这一变化反映了
2.
图2反映的是雅典城邦与罗马共和国对外邦人入境和居住的政策及态度。从长远看,这种差异影响了图2
3.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闻。这说明
4.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5.
(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9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2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