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是新兴的儒学。以下代表程颐、程颢两人观点的是
A
“无为而治”
B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C
“心即理也”“心外无物”
D
“格物致知”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分析】
本题考查程颐、程颢的思想,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A.是老子的思想,故不选A。
B.是孟子的思想,故不选B。
C.是陆九渊的思想,故不选C。
D.结合所学可知,程颐、程颢主张“格物致知”,故D正确。
故选D。
相关题目
(2023·辽宁高考·1)1955年,在今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出土一批西周青铜器,其中一件盂造型雅致、纹饰精美,刻有“匽侯”等文字。“匽侯”即为“燕侯”,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封地在蓟。这反映了( )
(2017·福建龙岩一模·26)有学者指出,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下层士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得以参政),也在于其“下降”流动(居官者得不到世代承袭的保障)该学者认为,科举制
(2024·海南海口一模·1)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宫城区位于城市正中心,宫城区四周是长方形的围垣,围垣外侧是四条贯穿遗址南北的笔直大道,大道上还有行驶双轮车的证据。城内有作坊区,有粮仓或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场所。各功能区之间以围垣和道路分隔,这类似后世城市“里坊”格局。材料可用于表明当时( )
(2016.北京文综.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2021·辽宁高考·1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2022·湖南天壹名校联盟高三入学摸底考试·5)下表是李贽与黄宗羲的相关言论。据此可知,他们的认识
(2018.4·浙江高考·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2017.11.浙江高考.29)【加试题】1930年6月30日,法军比规定的日期提前五年从莱茵区撤出,同日,法国外长白里安将关于建立“欧洲联邦”的“备忘录”寄往欧洲各国。“备忘录”建议在国联内建立一个欧洲安全体系,下设“欧洲议会”“常设政治委员会”“秘书处”;提出加强欧洲各国的经济合作,建立“共同市场”,以促进各国商品、资本和人员的流通。“备忘录”反映了①《洛迦诺公约》的精神②欧洲联合的设想由来已久③维护《凡尔赛和约》对德原则④谋求法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
(2021·山东青岛胶州高二第二学期期中·3)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2019·四川德阳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5)(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周时期,夏商周三族融为一体,形成一个民族雏形——夏。西周后期,北方民族戎狄内迁,南方自称“蛮夷”的楚国强大起来,威胁诸夏,夏民族意识高涨,于是改族称为“华夏”,意为“大而华丽”,以区别夷狄的“野蛮”,“夷夏之辨”由此出现。到春秋中晚期,孔子作《春秋》以礼乐文化作为判别夷夏的最高标准。孔子还主张对周边民族采取怀柔政策,他的弟子就有来自夷狄地区的子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民族观成为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基本主张。——摘编自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发挥“夷夏之辨”中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19世纪末,维新派考证了“夷夏之辨”的本义,提出诸国平等的观念。梁启超是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于1901年提出:“民族主义者……不使他族侵我之自由,我亦毋侵他族之自由”。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将“五族共和”“五族平等”确立为处理国内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五四运动后,中国人民开始将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摘编自耿云志《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主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民族观的主要观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做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民族观相比,中国近代民族观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12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坚持怎样的民族观。(2分)
热门试题
1.
(2024·辽宁沈阳三模·4)辽、西夏、金等政权除自身铸币外,多仰赖南方宋钱。苏辙称:“(辽)北界别无钱,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铜钱。”宋人张方平也曾说:“钱本中国宝货,今乃与四夷共享。”这反映了( )
2.
(2023·辽宁阜新·16)下列表述与“封君封臣制度”相关的是( )
3.
(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题·25)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4.
(2022·福建省福州市高中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材料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介清中期的市镇,并简要说明北魏与清朝两种“镇”的本质不同。(8分)
5.
(2020·广西桂林一模·25)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龃龉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3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