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有学者在评价元曲的用语时指出:“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据此可知,元曲( )
A
反映的是市民阶层的需求
B
与文人画的审美取向相同
C
体现出雅俗共赏的美感
D
代表了文学世俗化趋势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C
试题答案:
由材料可知,元曲在用语等方面既有文人士大夫的高雅,也有民间的世俗,实现了雅与俗的融合,C项正确;
元曲不仅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需求,还有体现了文人的价值追求,排除A、B两项;
材料的主旨在于强调雅俗共赏,排除D项。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造语必俊,用字必熟”“太文则迂,不文则俗,文而不文,俗而不俗”。
本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相关题目
(2018.江苏高考.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2022·浙江高考·16)在罗马扩张的过程中,“地方习俗互相抵触的不同地区的人们之间,例如西班牙商人和埃及商人之间是有纠纷的,罗马法官不得不以某种方式加以排解。于是,罗马法逐渐形成这样的观点:习俗未必正确,还有一种藉以做出公平决定的更高的、普遍的法则……(这)是从人的本性和理性产生出来的,因而是为所有人所了解和接受的。”上述材料反映出( )
(2021·广东高考·12)15世纪下半叶,德国艺术家逐渐减少了从圣徒中选择创作主题。骑士、商队、城市市场、大学生活、士兵行军和野营等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作品中。这反映德国( )
(2024·山东枣庄二模·2)刘邦立汉以后重建封建制度,陆续分封诸侯王和列侯,然而汉代郡县与封国并行的“双轨体制”只施行于关东地区,在关西地区则采取全面郡县的一元统治体制。统治者旨在( )
(2017.江苏徐州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7)下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数据的变化表明上海
(2015.天津文综.4)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2017.11·浙江高考·2)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2018.海南高考.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2019·湖南衡阳三模·24)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
(2010.江苏单科.13)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物证。下列对右图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热门试题
1.
(2024·河北唐山一模·9)根据国家三线建设规划,1964年国家计委批准唐山铁道学院陆续迁往四川,并更名为西南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内迁是三线建设时期高校内迁的缩影,这主要是为了( )
2.
(2020·广西南宁北部湾·15)右边的学习卡片摘录了一场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发生( )
3.
(2019·安徽合肥一模·24)特朗普竞选美国总统前后推出逆全球化口号,实施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一些欧美大国也采取了一系列逆全球化举措,逆全球化趋势逾发明显。这表明全球化进程中
4.
(2020·江苏镇江·6)孙中山在《民权主义》的演讲中说:“庚子年发生义和团,他们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伤亡枕藉,还是前赴后继……经此血战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材料中的“联军”指的是( )
5.
(2019·湖南湘西州·9)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