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08·广东单科·14)1974年,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苏、美两个超级大国属于第一世界,美国以外的西方国家属于第二世界,亚非拉广大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
开始重视亚非拉国家的作用
B
无意与第一、第二世界搞好关系
C
已经放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强调国际政治的主题是反对霸权主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在美苏两极争霸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指明了两个超级大国是当时造成世界不安和动乱的主要根源,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从而激起第三世界国家的强烈反对。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员,坚决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支持第二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干涉和控制的斗争。中国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扩张主义政策。
相关题目
(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008.海南单科.1)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2024·重庆一模(主城区)·10)下表(表1)是1950—1952年重庆社会商品流转公私比重变化表。据表1推断,1952年重庆( )表1
(2014.安徽文综.16)图5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示意图。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的时序是 ① ② ③ ④ 图5
(2023.1·浙江高考·17)观察下图,解读正确的有 ( )①农业和工业的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②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所占比重增加③美国大量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缘于它最先建立“福利国家”④两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2018·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2)南宋洪迈《夷坚志》载:“许大郎者,京师人,世以鬻面为业,然仅能自赡。至此老颇留意营理,增磨坊三处,买驴三、四十头,市麦于外邑,贪多务得,无时少缓,如是十数年,家道日以昌盛,浸浸致富矣。”材料反映了( )
(2021·广东高考·9)对于毛泽东的重庆之行,民主人士柳亚子赋诗称颂为“弥天大勇”。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先生能够惠然肯来,其本身就是一件大喜事。”这反映了当时
(2024·云南昆明高一上期末·18)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颁布退位诏书:“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该诏书的颁布意味着( )
热门试题
1.
(2009.重庆文综.17)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对关心国事的年轻人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以下能证明林则徐预见的史实是①侵吞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②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辽东半岛③统帅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④支持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2.
(2023·山东青岛一模·5)1880年,清朝再次出现关于修建铁路的争论。李鸿章认为:铁路之妙用在调兵运炮,铁路之命脉在商贾贸迁。张家骧认为:铁路有资敌、扰民、夺民生计三大弊端。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3.
4.
(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二模·11)有学者认为,在世界上古时期,游牧世界向农耕世界发动了两次大的冲击,其结果是游牧世界入袭一次,其范围便缩小一些,农耕世界随之扩大,最终使得亚欧大陆上的游牧世界大大缩小。这反映出( )
5.
(2023·安徽黄山一模·1)2014年考古工作者在蚌埠禹会村龙山文化城址的南部新发现了外城垣的线索。根据考古发现的大型“祭祀台基”推断禹会村遗址是龙山文化晚期以祭祀为主的礼仪活动场所,与古史传说中的“禹会诸侯”事件相当吻合。该遗址(禹会村“祭祀台基”表面遗迹)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3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8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405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