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2.福建文综.15)《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
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
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
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
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司马光的观点是农、工、商皆有利于财富增加,其中“商贾流通”可以使“农、工、商贾皆乐其业”对“公家之利”十分重要,也就是商业流通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重农抑商”与司马光的观点不符,故A项错误;保持社会稳定与题干信息无关,故B项错误;“农本商末”与司马光的观点不符,故C项错误;促进商业流通与司马光观点一致,故D项正确。
相关题目
(2017·辽宁沈阳省示范协作校一模·26)明清时期,“弃儒就贾”、“天下之士多出于商”而“豪杰有智略之人”则多志于商的“士商相混”现象相当普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2020·海南高考·2)图1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图1
(2018·北京高考·21)明治维新前,日本只有贵族和武士才有姓。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征兵、征税和编制户籍,明治政府规定“凡国民,必须取姓”。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2024·广东顺德区一模·4)史载,唐永徽元年(650年),雍州等地爆发蝗灾后,按制,“里正需言于县,县申州,州申省(尚书省)”,经门下省“取裁”,上报皇帝,再经“细勘”“检覆”,最后于永徽二年颁旨“以正、义仓赈贷”。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唐朝( )
(2016·北京丰台二模·15)公元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黄宗羲曾对此评价:“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先生是陆九渊,紫阳是朱熹 ②两人对伦理道德持相反的态度③先生是朱熹,紫阳是陆九渊 ④两人探寻世界本源的方法不同
(2020·江苏泰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在研究西周某一政治制度时,学者董恩林指出:周代受封侯从周天子手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权力便是因地制宜、开疆拓土,在分封各诸侯“并国”、“开地”的过程中,周王的天下一统局面才得以形成和扩展,达到空前广袤的程度。作者意在强调
(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2)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瓦解;以陶朱公范蠡、儒商鼻祖子贡、慧眼识人的吕不韦等人为代表的富商巨贾走到历史的前台,带动了中国商业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2011.福建文综.14)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2020·山东高考·2)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热门试题
1.
“它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又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据此判断,“它”的设置( )
2.
图3为古罗马庞贝古城壁画《花神芙罗拉》(约公元1世纪)。这幅壁画用色清丽淡雅,一股浓浓的春天气息扑面而来。该作品图3
3.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反映了该法典( )
4.
(2018·天津河北区二模·3)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中国“竟无第二个郑和”的根本原因是
5.
(2019·山东东营·1)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