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6·山东威海高三期末·6)《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种生产体现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精耕细作
D
因地制宜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材料中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生产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种植五谷、树桑、种菜及养家畜等,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特点,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因地制宜的特点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相关题目
(2015.浙江文综.17)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唐、宋、元、明)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2011.福建文综.18)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2024·湖南高考·3)表1为史籍所载东汉至南朝时期官府掌握的湖南地区户口数和人口数。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
(2015.四川文综.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2016·江苏宿迁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2021·山东高考·1)儒家学派重视礼乐,宣扬“乐文同则上下和”;墨家学派认为乐“与君子听之,废君子听治”“与贱人听之,废贱人之从事”。这反映了两者
(202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4)明末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说:松江府“所由供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非独松也,苏杭常镇之币帛枲苎,嘉湖之丝纩,皆恃此女红末业,上供赋税,下给俯仰。若求诸田亩之收,则必不可办。”这说明( )
(2019·四川德阳高二第二学期期末·24)北宋王安石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有诸多相同点,但两者存在巨大差异,其中最本质的差异在于是否( )
(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26)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2024·山东济宁三模·4)清代政务的处理有一明一暗两条渠道,明的是指官员将题本、奏本递送至通政司,由其转交内阁,内阁票拟后呈送皇帝裁决;暗的是指臣僚将奏折直接递呈皇帝,皇帝御览亲批后发回奏折人。这意味着清代( )
热门试题
1.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2.
(2020·山东潍坊二模·2)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3.
西晋灭亡:___
4.
(2019·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16)据资料统计,我国1952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949年的1.9倍,从1949年到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平均每年增长1%,其中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45.1%,平均每年增长34.8%;农业总产值增长了53.5%,平均每年增长15.3%。这些变化
5.
(2011·广东文综·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6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24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