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9·上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9)19世纪中期,伴随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开展,产生了
A
人文主义
B
理性主义
C
重商主义
D
科学社会主义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19世纪中期,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暴露,伴随欧洲工人运动的蓬勃开展,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故选D项;人文主义产生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时期,排除A项;理性主义产生于17世纪开始的启蒙运动时期,排除B项;重商主义产生了18世纪中期之前的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排除C项。
相关题目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2018·江苏扬州中学5月质检·5)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第一条内容为“嗣后大清大皇帝、大英国君主永存平和,所属华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国者必受该国保佑身家全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下表为据《汉书·食货志》简编而成的“西汉农民家庭年收入(粮食)与支出情况表”。该表信息主要反映出西汉 ( )
(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2018·山东济宁一模·25)表1为汉代政治家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些主张体现出的共同的治国策略是表1
(2008.江苏单科.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这段话意在说明( )
(2010·山东文综·9)“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2017·湖北黄冈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西汉《氾胜之书》记载了 “强土弱之”、“弱土强之”的办法:过于坚硬的土壤(强土),可 以在开春时犁过,然后再耙,等上面草长起来,再翻一遍,下过小雨之后,又再犁过,使土里不见硬块为止。据古农书上说:“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这主要说明当时
(2024·福建龙岩高三一模·10)图1为画家钱大昕创作于1951年《多生产!多捐献!》宣传画,画右侧有“抗美援朝”“爱国公约”等文字。该宣传画反映了( )图1
热门试题
1.
(2016·广东梅州·8)在福州一纪念馆的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楹联歌颂的是( )
2.
(2019·河南洛阳一模·18)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
3.
(2008.宁夏文综.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4.
(2020·海南高考·5)《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该书作者
5.
列宁在1921年4月21日发表的《论粮食税(新政策的意义及其条件)》中,反复论证了俄国小农经济大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列宁的这一论述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