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殷人尊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而周人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商周认识的变化说明( )
A
国家治理借助神权与战争
B
逐渐形成敬天保民的思想
C
开始出现早期民主思想
D
对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据材料“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表明西周统治者认识到维持政权仅依靠天命是不牢靠的,统治者应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保护平民,故选B项;商代统治神权色彩浓厚,而周代开始注重民生,排除A项;早期民主在禅让制时就体现了,排除C项;先秦时期神权色彩浓厚,并没有对天命神意的批判,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24·北京高考·9)1937年3月,毛泽东在讨论同国民党的谈判时说,谈判的方针,无疑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的合作的方向,而不是无产阶级做资产阶级的尾巴。如果这样,我们便要失去信仰。这表明( )
1776年,乾隆帝谕曰“明季诸人书集、词意抵触本朝者,如钱谦益等,均不能死节,妄肆狂狺(吠),自应查明毁弃。刘宗周、黄道周立朝守正,熊廷弼材优幹济,诸人所言,若(明政府)当时采用,败亡未必若彼其速,惟当改易字句,无庸销毁。”这体现出
(2022·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2)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乐》毁于秦火,其他五部经典传承至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下列关于五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2024·湖南高三大联考一模·14)人类学家麦克法兰提出,18世纪前的英国,人口膨胀,密集群居导致大量疾病传播;从18世纪中叶起,许多疾病减少或消失,人口死亡率下降,他认为这应归功于英国人饮茶习惯的形成;饮茶还避免了大量谷物被用来酿酒的问题。这体现了( )
(2021·河北省省级联测高二上第一次考试·6)在公元前8—前6世纪的古希腊城邦,一般各城邦都有贵族会议、公民大会等政权机构,如斯巴达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政治制度;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这反映出,希腊城邦当时
8.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2021·山西一模·25)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
(2009.福建文综.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是
(2024·湖南高一下3月联考·11)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负责行政与财务的政所、统辖源氏手下御家人(武士)的侍所和审理御家人诉讼的问注所。任命御家人到全国各地任地方行政单位“国”的守护和各庄园的地头,掌握地方警察、征税和土地管理权。这意味着( )
(2017.4.浙江高考选考.7)清初两淮和两浙的盐商家庭总共不及1000家,而到乾隆末年,盐商家庭却已产生了280余名进士,占全国进士总数的1.88%。这一现象反映了
热门试题
1.
(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2.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17)美国总统的角色具有多元性,既有宪法明文规定的国家元首、总司令等,也有宪法未予列举,而是从国会立法中延伸出的角色以及依据往届总统先例而定的角色,包括政党领袖、舆论领袖以及国家经济的管理者等,这些所承担的职责常常是彼此关联、相互交融的。据此可知,美国总统的“角色”变化
3.
(2024·福建龙岩三模·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北宋朝廷认为官廪“九年之蓄”,不仅能“遇凶荒赈发济民”,而且可使“西(夏)夷北(辽)边,望而不敢近”。虽然占城稻的引进和推广大大促进了粮食增产,但由于官僚、地主、富商大肆兼并和隐匿田产,官廪粮储常仅占总储量25%左右。除截拨漕粮、仓储赈粜、丰粮区“和籴”等救济手段,北宋朝廷秉承“取民有制,故民力常宽”原则,也以较高粮价承诺和减免流通税,劝诱商人依托运河网络,长距离贩粮至缺粮区。此外,相较北方从东南转运官粮为主的流通方式,长江以南的民间商品粮流通现象更为普遍。——摘编自姜锡东、季发玲《北宋粮食储备与流通对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等材料二邓小平曾指出:“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始终提倡科学种田,实行良种培育、土壤培肥、农业机械化等措施,落实粮食最低收购价、取消农业税、种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实物和产能、政府和企业相结合的粮食储备机制;坚持“立足国内、全球供应”,允许外国粮食适度进口的同时,也鼓励中国粮食企业深化国际合作。经过七十多年的努力,中国粮食年均增产158.3亿斤,用全球9%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摘编自韩杨《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内容,概括北宋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新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意义。(10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发展的认识。(4分)
4.
宋高宗绍兴年间,即有乐平新进乡农民陈五,原本为瞿氏家的佃客,但是可以在闲暇时节,“受他人佣雇,负担远适”;另有宋孝宗淳熙年间,台州仙居县林通判家客户郑四客,在自己有了一定储蓄之后,“出外贩贸纱帛、海物”。这反映出宋代社会( )
5.
停止炮击金门、中美建交:_____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10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70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