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浙江文综.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A
出版业的发展
B
广告业的进步
C
婚姻礼俗之变迁
D
世界文明之演进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由图片中的“中国江湖险要图志出版”可知出版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世界最文明之求婚广告”可知广告业的进步和婚姻礼俗发生变迁,故B、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图片中的“钦定历代记事年表出书启”可知此时仍处于封建专制时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相关题目
(2017.12·河北学业水平·24)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形成了英国主宰世界的国际战略格局和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体系也由此产生。可见,工业革命( )
(2011·山东文综·12)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2017·广东佛山顺德高一第二学期期末·1)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已形成一整套细腻的技术,从选种、翻土、播种、除草、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到收获,都给予农作物以最好的生长环境,以获取最好的收成。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生产模式是
(2021·山东菏泽高二第一学期期末·5)明朝前期,内阁“不过文学侍从”、“其重亦止于票拟”。到万历年间,内阁阁臣“虽无宰相之名,实有赞襄之责”“举天下国家之务,无巨无细,有一不问阁臣者乎”。这表明明朝内阁
(2011.福建文综.21)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B44. (2013.重庆文综.9)表1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表1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2019·广东深圳一模·27)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2022·福建省龙岩市高二上期末·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方列强先后掀起三次殖民高潮。16世纪,英国商业资本家成为殖民扩张的主要推动者,他们陆续组织了许多贸易公司,进行海盗掠夺、贩运黑人奴隶和不平等贸易。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等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联合国宪章》发表并强调“促成国际合作,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形成了“万隆精神”。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殖民扩张的不同方式。(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及其影响。(8分)
(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联考·4)明清时期,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出现了早期的“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棉花种植超过了传统的稻米种植,甚至达到了“棉九稻一”,乃至专种棉花不种稻米的程度。这一现象
(2024·浙江杭州二模·11)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的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由此可推断( )
热门试题
1.
(2025·山西长治高三11月月考·2)商代的分封主要是对自然形成的方国、部族加以名义封号,分封者大多“叛服不常”。西周分封时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给同姓亲族、功臣等“授民授疆土”,受封者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缴纳贡物、朝觐述职等义务。这反映出从商代到西周( )
2.
图2为中国“1952~2018年农林牧渔总产值结构变化”据此可知,我国( )
3.
(2024·河北邯郸二模·16)美国总统肯尼迪在1962年国情咨文里宣称,“新近加以扩大的粮食用于和平计划将以我们大量丰饶的农产品来解救许多国家的饥馑”,他在白宫专门设立“粮食用于和平办公室”,在其任内,“粮食用于和平”的援助每年平均支出在15亿美元左右。这反映出美国( )
4.
1928年,中共中央指出:“三民主义现在完全变成为反辛亥革命的旗帜。”到了1937年,中共“主张恢复孙先生的三民主义,继续孙先生革命的精神”。这种转变表明
5.
(2024·山东滨州二模·7)图2是外交活动中的两则“国际话语”。这两则“国际话语”( )图2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