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专题练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
“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
“大跃进”运动
C
农村人民公社化
D
“文化大革命”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考点】“文化大革命”
相关题目
(2021·广东普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5)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方言,但两千多年来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过。这得益于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2010.浙江文综.14)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右侧两图,其中图8(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
(2022·全国甲卷·30)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2018·湖北八校第二次联考·26)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元代农学家王祯说:“凡人家营田,皆当量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
(2017 长春 三模)《礼记·中庸》记载:“君子尊德性而道学,致(学识)广大而尽其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后世儒家真正达到“致(学识)广大而尽其微”的是
(2017.安徽黄山二模.26)图8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2015年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2019·北京学业水平·1)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 )
(2009.福建文综.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
热门试题
1.
(2024·北京海淀区二模·6)19世纪四五十年代,随着西方殖民者相继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及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少家庭手工业者被雇佣,逐步转化为产业工人。到1894年中国产业工人约有10万人,其中在外国资本企业劳动的约占35%,在洋务企业中劳动的约占37%,在其他类型近代企业中劳动的约占28%。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产生( )
2.
表2是公元前399年,关于雅典民众法庭判处古希腊最卓越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死刑的材料。据此可知,雅典民主( )表2
3.
第一国际成立后,马克思强调要“实现劳资斗争中的国际联合行动”,并且指出“一般说来,这一问题包括国际协会的全部活动”。据此可知,成立第一国际旨在( )
4.
考古发现,汉魏时期的坞堡侧重于建造具有军事性质的防御设施;东晋南朝的坞堡建筑则注重为生产生活服务,很少发现有军事性的防御建筑。坞堡这一变化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期( )
5.
(2024·山东聊城三模·8)表1为中国1864—1884年间进出口平均税率(%)变动情况统计表。这一变动趋势(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2908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12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4862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7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