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3·四川甘孜藏族·6)“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这一记述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有利于南洋开发
B
巩固了边疆海防
C
造成了人口问题
D
拓展了明朝疆域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A
试题答案:
根据题干“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可知,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往,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作用,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并未起到巩固边疆海防的作用,排除B项;郑和下西洋没有引发人口问题,题干中的“中国到南洋(今东南亚地区)去的人日益增多”并不是人口问题,排除C项;郑和下西洋没有侵略他国领土,没有拓展明朝疆域,排除D项。
相关题目
(2019·山东威海·3)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
(2024·山东日照·6)明末清初,广东南海县九江乡“鱼塘十之八,田十之二”,到乾嘉时期,“民多改业桑、鱼,树艺之夫,百不得一”,曾经的稻米主产区和输出区几乎不再生产稻谷。其稻米“尽仰赖于他乡”。除鱼桑之业,还有甘蔗、柑橘种植,都被乡民视为获利途径。这一现象( )
(2020·黑龙江大庆·5)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隋朝大运河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是( )
(2014·湖南益阳·4)清朝时被称为“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的我国固有领土是( )
(2023·江苏南通·4)宋朝时,四川成都“土宜桑桑柘,茧丝织纹纤丽者,穷于天下”;太湖流域“平原沃土,桑柘甚盛”“巢车之声,连(屋)相闻”。这反映了( )
(2022·西藏·5)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期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2015·广东茂名·6)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科技成就( )
(2022·内蒙古赤峰·3)由下表可推知( )
(2023·浙江绍兴·4)一千多年前绍兴古纤道上的块块青石,历经岁月沧桑,见证了( ) 古纤道始建于815年
(2016·四川内江·5)南宋时,南方人的主食是( )
热门试题
1.
读右处“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支持中国票数增长这一结果解读正确的是
2.
(2014·贵州遵义·17)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自强”与“求富” ②“民主”与“科学”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和平、民主、团结”
3.
唐代尚书省实行制敕、管理行政的会商制度,尚书省的首脑机构都省有都堂会议。六部尚书每天上午都前往都省,有事则开会商讨,午时则在都堂会食,下午仍回本部处置都务。这一会商制度( )
4.
在古代雅典,只要被认为妨碍了城邦利益的人,国家就可以惩罚。只要公民大会投票时在陶片上刻上名字,无需证明此人的过失与罪行,票数超过6000,他就会被流放。据此可知,在当时的雅典( )
5.
(2020.7·浙江高考·3)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司隶校尉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1941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385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3396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49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5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