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14·浙江丽水·7)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历史影视剧,主人公及其功绩相符的一组是( )
A
《秦始皇》——嬴政——统一文字,把隶书作为全国的标准文字
B
《汉武大帝》——汉武帝——加强边疆治理,设立 “西域都护府 ”
C
《贞观长歌》——唐玄宗——加强中央集权,创立三省六部制
D
《康熙王朝》——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维护领土完整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D
试题答案:
A秦始皇统一后,通用文字为小篆。B西域都护府设立于汉宣帝时期。C选项,三省六部制度为隋唐制度,并不是由某一个皇帝创立。
相关题目
(2020·山东省临沂·6)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发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币共有1金4银5枚金银币,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其中那1枚金币如图2所示,该图中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是( )
(2021·辽宁丹东·7)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2024·德州·6)如图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摘录,由此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为( )
(2014·湖南株洲·3)下列举措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的有( )①秦朝推行郡县制 ②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③明朝设三司 ④清朝设军机处
(2017·内蒙古鄂尔多斯·3)我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反映南移完成的是( )
(2017·内蒙包头·2)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2017·山西省·3)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4103450人。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
(2023·四川内江·4)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
(2020·湖南怀化·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 )
(2018·广西北部湾六市·1)清朝前期,率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篇章的首领是( )
热门试题
1.
(2019·山东潍坊二模·25)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2.
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后制订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而武力威胁国会的存在。这说明当时
3.
(2011.山东基能.22)青铜器反映了古代高超的铸造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5.
(2020·广西贺州·9)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些刻于12块铜牌之上的法律条文,是( )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137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3996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16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1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