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扫一扫查看
题库首页
提分神器
学习问答
社群中心
VIP中心
试卷下载
您现在位置:
在线自测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下
>
浏览试题
[单选题]
(2022·江苏泰州·28)唐宋之前,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造纸术的推广
B
印刷术的革新
C
对外往来密切
D
文化交流频繁
收藏
查看答案
参考答案
试题答案:
B
试题答案:
我国在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刻板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后来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可以进行多次排版,提高了效率,所以图书出版业得以慢慢兴盛起来,故选B项;造纸术在西汉时就已开始推广使用,排除A项;对外往来密切、文化交流频繁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
相关题目
(2019·湖南张家界·7)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2023·重庆(A卷)·4)有学者认为,元代有不少蒙古语和西域语言的音译词被吸收到汉语汉文中。如车站的“站”就是蒙古语jam(驿传)的译音,“站”字汉语本义是“立着”“停下”,而元代汉蒙语并用合成“驿站”一词,遂发展为如今车站的“站”义。这说明( )
(2023·辽宁鞍山·7)明朝中期,我国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 )
(2017·湖北黄石·5)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制度有利于国家人才的选拔。历史学者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混战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人仕途的现象”。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
(2020·浙江宁波·18)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
(2014·内蒙赤峰·5)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属于宋朝时期的有( )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指南针的广泛使用③火药的广泛应用 ④造纸术的发明
(2014·山东济宁六三制·6)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赐予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②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③制定“金瓶掣签”制度④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023·福建·9)如图是张明同学搜集的研究性学习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
(2020·四川广元·4)唐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在当时的世界上声名显赫,选出下列与唐朝史实表述正确的一项( )
(2017·山东德州·3)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四个封建王朝,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秦朝 ②隋朝 ③西晋 ④元朝
热门试题
1.
(2022·湖南长沙·4)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549万余顷,到乾隆三十一年,全国耕地面积达到741万余顷。这反映了清前期( )
2.
(2025·广东肇庆高三一模·15)1958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推行经济改革,将金融系统置于国家控制之下,引导资金投资高精尖制造业,防止金融家为了片面追逐利润搞空实体经济。这些措施表明( )
3.
明代心学家王守仁在谈到“知行合一”时曾说:“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歧路之险夷者邪?”又说:“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善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孝悌?”与上述意思相符的是( )
4.
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①《春秋繁露》 ②《四书章句集注》 ③《儒林外史》 ④《孔子改制考》
5.
(2023·山东临沂一模·2)“谤”字本义是指议论或批评别人过失,相传尧舜时代广树“谤木”,以便民间批评权力的运行。至秦汉时“谤木”已完全失去原有的功用,而“诽谤”也由批评权力的激赏,衍变为无中生有毁人名誉的罪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热门试卷
部编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83354做题
高考历史大事年表全练(190题)
去做题
已有74070做题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
去做题
已有65319做题
3.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74选56)
去做题
已有57082做题
2021年天津卷
去做题
已有22128做题